春秋》,以重振声势。
哦,是了,长子云川似乎跟他说起过,说苏学已经对程学形成了一个全面胜出的趋势了,程先生若是再不对程学进行改进,恐怕面对苏学的进攻,再无力抵抗了。
因此程颐回来之后,埋头注疏春秋,想要有所突破,然后反击苏学。
“梅公的澄心堂纸坊.“周行己慢条斯理地吹开茶沫,“若能将《四书章句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名句精选》同时付梓,怕是能解洛阳纸贵之困?“
屏风后突然传来玉带钩坠地的脆响。
梅云川再也按捺不住冲出来,程门弟子特有的深衣广袖带翻了三足凭几。他额角青筋暴起,骨节发白,神色愤怒,道:“父亲真要弃程门而入苏学?“
周行己抚掌而笑,道:“梅公子考了好几科了吧,这科举是难了些,但也不至于那么难!
我先生门下弟子,例如大家都知道的苏门六子,以及其余不甚闻名的,此次苏门下大约有二三十人考上了进士。
另外,据说明年我先生的叔父大苏学士,可能会领得知贡举的差遣哦。“
梅埛的手突然剧烈颤抖。
他回头望着父亲鬓角突然多出的几茎白发,忽然想起去岁冬至家祭时,父亲捧着祖父的进士及第金帖,在祖宗牌位前枯坐整夜的模样。
梅云川心中一疼,但是随即怒目圆睁,死死盯着周行己,大声质问道:“苏学纵然有一时之盛,难道就真能长久?
我追随伊川先生研习程学多年,程学的根基深厚,岂能因你几句蛊惑之词就轻言放弃!”
周行己虽比梅云川还要年轻将近十岁,但却是如同长辈一般语重心长道:“梅公子,你一心向学固然可嘉,但科举之路才是正途。
你看看如今苏学在朝中的影响力,考上进士的门生比比皆是。
而程学,虽有其精妙之处,但现实摆在眼前,伊川先生都被赶出了汴京,如今在洛阳闭门注疏《春秋》以求自保。
明年大苏学士领知贡举差遣,苏学弟子必将更受青睐,这可是天大的机遇,你难道要眼睁睁错过?”
梅埛的内心在激烈地挣扎着,他深知周行己所言非虚。
望着眼前愤怒的儿子,又想到梅家的未来,只觉一股烦闷之气郁结在胸。
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梅云川面前,语重心长地说道:“云川,为父并非不看重程学,但梅家如今的形势你也看到了。
咱们不能只守着旧学,而不顾家族的兴衰。
你这些年科考不顺,投入苏学门下,说不定能有一番新的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