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保证,哪天不会冒出个善于观察的聪明人,发现了这种破坏力,然后设法加以利用。
然后在某一天,有人又发明了张氏麻绳的另一种用法:
把坊主场主矿主等等吊死在路边的树上。
……
所以想要兴汉会出这笔钱,那就要满足冯某人这个意愿。
而朝廷,也有借机整治地方,推进新政的需求。
至于皇家,皇权下乡是孜孜不倦的追求。
其他的,都不过是顺带。
让太原的乡贤们卖力干活是顺便,帮诸葛乔刷政绩也是顺便。
太原乡贤们想要从储备局里借出这么一笔钱,太原王郭两家代表,就要想办法拿出足够的诚意。
对于冯某人来说,当然也有不为外人道的秘密目的:
不能直接改造太原地主阶级的肉体和精神,那就改变他们的阶级。
从不思进取,目光短浅的局限性变成和自己一样的天生具有软弱性,那也是一种进步。
祖师爷也说了,朋友要搞得多多的,敌人要搞得少少的。
五万劳力,就是冯某人下的饵,已经算是下了不小的本钱。
听了冯阿弟的谋算,正人君子诸葛长史神情极为复杂。
他本以为,大战当前,阿弟应该是劳心劳力,费尽心思,想着如何打通太行山陉道,收复河北。
没想到他在战事毫无进展的时候,居然还有心思要整治太原?
还是说……
诸葛长史心底突地有一个念头一闪而过:
“阿弟,莫不成这一次东征,其实,”
说着,他看了一下门口,确定没人,屋内唯一站着的,又是自己的亲兄弟,这才把身子尽量地侧向冯大司马,同时压低了声音:
“其实是意在太原?亦或者说是并州?”
世人对诸葛乔的评价是“乔才不及兄”。
但比起诸葛瞻太过年幼,诸葛乔早年可是有机会受到诸葛亮亲自教导的。
且他先是被丞相安排在汉中转运各处,后又被下放到南中,甚至丞相去世都没有能及时赶回来。
南中是什么样的地方且不说,汉中在冯某人献毒计之前,也不什么好地方。
汉中一役,看似先帝得胜,夺得了汉中,实则曹操也没有亏多少——曹操早就把汉中百姓强行迁走了。
那个时候的汉中,除了驻军,百姓都难得一见,可见其荒芜程度。
诸葛乔能在汉中和南中呆这么些年,又都是在基层接触实务,是真在吃苦。
就算是能力再怎么不出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