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总厂。
有一个小油田,一座100万吨的炼油厂,一座10万吨的润滑油厂。
在省政府的安排下,嘉禾生化和这座厂顺利达成了合作。
紧接着,又通过这个厂,和诸多下游的私人加油站和石油销售公司达成了协议。
这时,麻风树的采摘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
一车车果实被不断送到炼油厂,压榨后形成植物油,植物油再通过酯交换法生成生物柴油。
这时候就可以自己按比例调和,或者外售给中化等企业调和。
这天,郭阳和方晓章出现在了田东的炼油厂,眼见油罐车通过火车铁皮运往中化的石化基地。
郭阳道:“没有自己的石化柴油原料,调和燃料还是有点被动。”
方晓章说:“所以三桶油才想逼嘉禾呢。”
郭阳又问:“田东石化可以改造设备,其它地方小型炼油厂有没有可能呢?”
国内大大小小经过国家正式批准的炼油企业有八十多家,但很多都是苦于缺乏油源的地方炼油企业。
而原油进口也是配额制,大头在三桶油手上,形成了实质性的垄断。
而调和生物柴油燃料,生物柴油有了,但石化柴油才是占比的大头。
去年产量少,问题不大。
今年产量一上来,再加上配套政策没同步,就给了三桶油威逼嘉禾的机会。
方晓章又说:“调和的设备不难,中化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改造和安装。
但其它炼油厂还在观望市场对生物柴油的接受程度,自身原油来源也不稳定,除非有桂省这样强力的行政干预,否则这些地方企业都不愿意冒风险。”
郭阳点了点头,不再强求,现在的应对手段已经极其丰富。
“要是能直接使用b100就完美了。”
“未必没有可能。”
对这一点,两人都挺有信心。
限制生物柴油推广的最大因素是成本,如今这一点解决了,又免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没理由推不动。
只是国内在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上落后,又没有生物柴油专用车型,长期使用b100对发动机的损伤太大。
也是抹黑者主攻的点。
用户调查上,很多人对生物柴油有疑虑,也多是选择了‘吃不准品质’等理由。
不过现在嘉禾早就把筹码分散了,中化的零售渠道对嘉禾已经没有那么急迫。
随着最近嘉禾集团内部齐心协议,纷纷发动资源,以及郭阳这段时间在陇省、桂省等地的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