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这样的东西,她们也不必受以前那样的苦了。
知己落下泪来:“早先知道陛下怜爱子民,如今奴家才算明白了。”
杨少伟派人奔赴各地,马不停蹄的派发下去,各地的木匠就有活干了,朝廷包吃包住,还给月钱。
打出来的机器纺布机每个村都能分到一台,飞梭也一样。
图纸也挂在了公告栏上,人们可以随意去拓。
高邮的李子村就是十里八乡里最先分到的村子。
李子村里的村民不姓李,他们村的李子年年长得都好,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织布机送到的时候,整个村子的人都出动了,男女老少聚在一起,看怪物一样看着这台织布机。
“好大啊……”
“就是不晓得咋使。”
“跟咱家的一样使吧?”
好在朝廷还派了人下来,教她们怎么用。
村里会织布的女人不算少,高邮毕竟比其它地方富裕,女眷们早早就在家买好了纺车,多织点布,虽然不知道现在的税能不能用布抵,但只要织的出来,不管多少肯定有得挣。
“嘿呀!这么多!这么快!”
“那纺线的也厉害呢!咋那么多!”
李子村的村民看了一天热闹,女人们个个都上手试一试,手一开始动就完全不想停下来。
但村里就这一台,想要就自己去城里拓了图纸找木匠定做。
可木匠现在都在府衙里呢。
这时候就显出商人的本事了。
他们发现有利可图,就连忙拓了图纸去做,连夜赶工,朝廷的织布机刚发下去,商人就开始叫卖了,他们也问了商会,现在商会跟朝廷是连在一起的,朝廷的意思商会也清楚,便没有禁止他们去卖。
一台织布机就要二两银子。
对普通百姓来说根本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但架不住高邮百姓有钱。
高邮产盐,不仅产盐,商业也很发达,泰州富裕,高邮就是泰州所有地区里头最富裕的地方。
商人们的第一批货很快就销售一空。
商人们自家找来的木匠不够用了,就开始打外地木匠的主意,但外地木匠也被当地的官府征召了,于是商人们就去找木匠的徒弟和儿子。
木匠忽然成了一个被追捧的职业。
不少家庭都准备着以后送儿子去学木匠的手艺,说不定能带着全家发财。
现在一个能做织布机的木匠,一个月能拿两钱银子,这还不是最高的。
要是能当大师傅,一个月五两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