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地形的向导带领下,轻兵突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往往战果最大,损失最小。
实际上,霍去病的战法,和元首的闪电战相比,也就是把战马换成了坦克而已。
胤禑教了厨子们烙饼的方法后,又利用行在大总管的身份,从内务府那里,“借”来了三百多辆大车。
至于战马嘛,倒是不需要胤禑太过操心了。
因为,无论是护军营,还是索伦营,都是一人三马的标准配置。
这便是大清征服了漠南蒙古的巨大红利了,清初时期,根本不缺军马,要多少,有多少。
若是丢失了马源地的北宋,呵呵,胤禑还想学习霍去病的闪电战法,等于是白日做梦。
临出发的前一天,胤禑亲自出马,从内务府的部下那里,勒索了大量的马料和黑豆。
俗话说的好,马无夜草不肥。
出征在外的战马,若是不补充黑豆,很快就会瘦弱下去。
顶头上司勒索东西,谁敢找康熙告黑状,那真的是活腻了!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胤禑趁着浓浓的夜色,率领他的小部队,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是胤禑的初战,他对侦察敌情的工作,几乎到了变态苛刻的程度。
索伦人,是野外天生的猎人,让他们前出侦察,胤禑晚上才能合眼。
晚上宿营的时候,胤禑把借来的大车,连环布置在营地的最外边,以防备可能的敌人夜袭。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大车的最上边,盖了一层防备火箭的沙包。
实话说,康熙是真心疼亲儿子,他给的几十名向导,个个熟门熟路。
在向导的指引下,胤禑率领着他的小部队,昼夜兼程,只了五天的时间,就赶到了敌人的营地附近。
这个节骨眼上,职业猎手的索伦人,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至于,沿途遇见的散居牧民,唉,一将功成万骨枯!
胤禑若不心狠,让敌人嗅到了味儿,提前跑了。那他就要滚回尚书房,重新充当小透明阿哥似的背景板。
海察的身上,到处都是斑斑血迹,胤禑看见了也只当没看见的。
一切为了打赢,别的都不重要!
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容不得半点手软。
不过,在距离敌人大约五十里的时候,主动停下了脚步,就地宿营休息。
每逢大事有静气的座右铭,一直告诫着胤禑,距离敌人越近,越需要谨慎从事。
绝对不能八十岁老娘,倒崩了孩儿。
夜色降临之前,被洒出去的索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