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大卫国的莲大可汗听说此事后赞不绝口,还创造出一个新词语“循环经济”,说此人是搞“循环经济”之第一人。一时间曹三喜在大卫国名声大噪。
“嗯,太谷曹氏真的不可小觑呢”,范永斗睁开了浑浊的老眼。
“要不要孩儿打点京里的关系,办太谷曹氏一个私通敌国之罪?”范三拔阴阴地说。
“胡闹!老三啊,汝如今是范氏的当家人,做事怎能如此不知轻重?商人货殖天下,太谷曹氏与大卫国有联系,难道额们介休范氏与大卫国便没有联系了?这把火一旦烧起来,迟早会烧到额们自己身上。况且卫军已经离汾州不远,那曹三喜又与大卫国权贵来往密切,若是害了太谷曹氏,没准会遭到卫军的报复,别的不说,范氏在杀虎口的产业可就全完了。依额看,大卫如今势力已成、有实力与大清争夺天下,额们不但不能得罪太谷曹氏,还要笼络他们,同时大力结交卫国君臣,以谋将来。区区几个铁矿、冶铁场算得了什么,汝的目光应该放远些”,范永头狠狠地瞪了三儿子范三拔一眼,再无半丝老态,目中尽是精光。
“父亲教训的是”,范三拔被骂得不敢抬头,半晌说道:“还有消息:平阳府亢家、祁县渠家也派人向卫军捐输了大量钱粮”。平阳亢氏是大盐商、大粮商、大典当商,传闻某年山西大旱,亢氏的当家人却扬言:“上有老苍天,下有亢百万,三年不下雨,陈粮有万石”,遂得了个外号:“亢百万”;祁县渠家亦是世代经商,从贩运小本生意做起,年长日久不辞辛劳,渐渐开设票号,并在各省设立茶庄、盐店、钱店、当铺、绸缎庄、药材庄等,家资巨富。
“哦,他们也出手了”,范永斗目中精光更盛,果断说道“汝立刻再准备二十万两银票,送入辽王苏穆尔殿下的营中”。
“可是父亲,上回卫军攻下归化城,额们山右八大商家已经给莲大汗送了超过一百五十万两的物资,卫军攻下杀虎口,又讹了额们五十万两。如何还要送?”范三拔有些舍不得。这个年代的山西商人都是极能吃苦的,莫看介休范氏家大业大,范永斗却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范三拔的衣食穿戴亦是极普通。赚钱不易,一送又是二十万两,如何能舍得?
“这回不同。前两次是山右八大商家一起送,此次是额们范氏单独送。务必要让卫国君臣感受到额们范氏的善意!”范永斗的语气坚定如铁。
“是”,范三拔连忙应是,见父亲年纪老迈,不想妨碍他静养,便要告退。
“老太爷、老爷,门外来了个叫达木丁的人想要求见老太爷”,管事范文进来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