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他对中央总督丹尼斯指挥作战的能力充满信心,也依然被惊出一身冷汗。土尔克斯坦城可不仅是汗国的国都,大军所需的军械物资也大多屯积在那里,相当一部分将士家眷也在城内,万万不可有失。只是苏勒坦那厮诡计多端,这会不会是他使的声东击西之计呢?
图兰之王的心乱了。心一乱就犹豫不觉、难作决断。
时间永是流淌,很快哈吾勒又有军情呈上,“乌加姆山下卫军营寨内的炊烟减少,哨探只发现了卫军额尔克、兀鲁克两部的旗帜,其他卫军毫无踪迹,似乎已经离开了乌加姆山”。
“造船、减灶?莫非苏勒坦那厮真的率领主力沿锡尔河而上去土尔克斯坦城了?”杨吉尔汗更加担忧,可依然按兵不动,因为锡尔河边的烽火台并没有点狼烟报警。作战风格沉稳的他只是将哨探人数增加到三倍,命部下做好拔营准备而已。
源于天山的锡尔河,中华古称药杀水,由费尔干纳盆地东部的纳伦河、卡拉河汇合而成,流经图兰低地注入咸海。虽然流量小于阿姆河,却是中亚最长的河流,哺育了乌兹别克、塔吉克、哈萨克等众多民族。下游的阿雷西地区,筑有一座军堡、五座烽火台,大玉兹依斯提部落头人科布兰奉中央总督丹尼斯之命领两千依斯提部落勇士守在这里。
这一日,他正巡视着军堡,猛然呆住,锡尔河上出现了无数船只和羊皮筏,船上的鱼竿钓子旗生恐别人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在风中高高飘扬。
“卫军来了,快燃烽火,快!”许久,这位头人终于发出杀猪般的嚎叫声。
一道道烽火点燃,狼烟滚滚。
很快又有噩耗传来,岸边也出现了卫拉特人的骑兵,原来敌人竟然是水陆并进,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旗帜,人数绝对超过十万。
大难临头,科布兰反而镇定下来,图兰之王说过,要战胜敌人,必须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哈萨克人如果不想像祖先一样四处流浪,便只有和敌人血战到底。
“奴才依斯提部科布兰绝笔”这位头人饱含着深情给杨吉尔汗写了人生中最后一封信,又派人通知科克萨赖、土尔克斯坦等城加强戒备,便投入到以卵击石的战斗中。
的确是以卵击石,卫军水陆并进,足有十三万之多,岂是区区两千哈萨克军队能阻挡得了的?不过半个时辰,科布兰头人和他的两千依斯提部勇士便全部战殁,竟无一人投降。
望着敌将那伤痕累累的尸身,即使是见惯了尸山血海的苏勒坦也不禁恻然,缓缓下令,“此人敢以区区两千人对抗朕的十三万大军,宁死不屈,端得是条好汉子!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