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放牧,而非要跑到城关以北去?退一步讲,就算真的是大明子民,那也是里通外夷。”
朱玉显得很着急:“两位上差,你们一定要相信我,他们真不是鞑子。其实在边关,有很多人既不属于大明,也不属于鞑子,他们就是……”
李孜省问道:“他们是在大明和草原之间反复横跳?”
“不不不,他们心是向着咱大明的……这不,他们中还有不少人在咱军中供职呢。”朱玉解释道。
李孜省看向王方,问道:“王千户,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王方一时间有些懵逼。
心想,李大人是啥意思?
我该怎么回答?
为啥不提前给个提示?
好纠结啊。
王方本着谨慎的态度,回道:“西北各地情况迥异,卑职乃大同威远卫麾下,不知三关镇这边的具体情况。”
李孜省笑了笑,好似在说,你这回答可真是滴水不漏啊。
覃昌道:“朱百户,以咱家所知,这边关当兵的全都是军户,那他们这些放牧的从军算什么?难道这里还施行募兵制不成?”
朱玉一脸为难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但实际却是……边关军户逃亡者太多了,导致这边防卫一直都存在人手不足的现象,最后不得不从边关百姓中征募一些人入伍,他们不是军户,所行基本是军旅中打杂和苦役之事,若表现好就给他们点儿口粮,再让他们负责屯田等事宜。”
“是吗?”
覃昌瞪向王方。
王方心中哀嚎连连,叫苦不迭,心说两位大佬别总来问我啊!
我们那旮沓距离外长城关隘比这边可远多了,周围有人口相对较多的州县,并未到这么艰苦的地步。
李孜省却主动为王方解围,道:“其实朱百户这一说,还挺有道理的。那把人叫进来,我再审审。”
朱玉道:“大人您之前没审过么?”
覃昌气恼道:“他们说的都是什么鸟语?听不懂还审问个屁啊,差不离就把他们给剁了!连言语都不通,必定是异端!”
朱玉赶紧道:“这位大人您息怒,让小人帮您去教训一下这群不开眼的家伙,真实嫌自己命长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