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宵小。
“我还是那句话,谁说宰辅就一定要科举出身?萧何、陈平乃至诸葛亮,谁是走科举出来的?古往今来没有考过科举的宰辅少了吗?”
张峦哭笑不得:“大姑,你举得这些例子都是还没有科举时的先贤,自打唐宋以降,只要是中原统一王朝,宰辅基本就是走科举之途,一路升上来的,咱大明更是如此。朝纲不能乱,至少仁宣年以来,大明宰辅就只能是科举出身。”
周太后眯眼问道:“你没有参加过科举吗?不知你的秀才功名从何而来?”
“我……”
张峦多少感觉招架不住。
这老女人,今天是吃枪药了么?非得帮我争取是吧?你给我女婿施加这么大的压力,让我很难做啊。
周太后道:“这样吧,孙儿啊,不管李孜省他们是否立下军功,你岳父的阁臣之位,你都得给他扶上去,没有军功你也得给他硬安上。
“我知道你作为皇帝,想要以德服人,但也得分情况,朝中很多时候都得有自己人照拂。看看你父皇,无论当时受多大的争议,他还是任用了他想用的人,谁敢反对?”
张峦一听难免有些慌张。
心里高呼,大姑啊,你这是无事生非啊。
咱这位陛下,那可真是人人称颂的贤明君主,你居然教他任人唯亲?你这不是在颠覆人家的认知吗?
就算你是祖母,是他的长辈,也不能这么做吧?
朱祐樘却好似受到鼓励一般,点头不迭,应承道:“皇祖母的话,孙儿记住了,孙儿会想办法为岳父争取军功。这次入阁之事,也是八九不离十,孙儿定会跟身边人强调,不允许他们忤逆。”
“那就好。”
周太后笑着道,“希望别出什么岔子……不论何时,朝中都得有自己人,明白吗?”
“孙儿谨记!”
朱佑樘恭敬地回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