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募,主要以大同和太原为主,此二处也乃西北囤粮积存所在。
“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大同仓入米一石,可换盐一引,这是太祖皇帝所定规矩。未曾想,到咱们这一代,竟要变革。
“影响如此之大,晋商也能忍耐?”
覃吉也很疑惑,道:“以前晋商能在大明无往而不利,更多是靠西北营盐便利,如今把盐引发放变更到京师来,那各地商贾就无须在西北屯田,也就没了就近产粮支兑的问题,以后谁还会在西北种粮呢?”
怀恩皱眉道:“连你都知道此弊端,陛下为何却置若罔闻?西北屯田数量急剧减少,大明有何将来可言?”
覃吉问道:“那眼下大明府库增加盐税,不也是好事吗?盐法已经变了,朝中也没太大的阻碍,现在说这些是不是晚了呢?”
“不晚。”
怀恩似乎仍旧留有后手,“厚方,你要知晓,这些盐引跟以往的盐引并无本质区别,光靠售出盐引是能给朝廷短期内带来大笔收入,但从长久看无异于饮鸩止渴。
“商贾不过是图便利,从京师购置盐引,以方便前去盐场守支……但问题是守支往往数年而不得,那接下来,谁还会兑换新盐引呢?”
覃吉提出自己的看法,问道:“那怀公公,可不可以,把以前的旧盐引给作废?或者是以多换少?不然的话……”
“这根本就行不通!”
怀恩当即就否决了覃吉提出的解决办法,随即分析起眼前出现的诡异情况,“或许正是有人看到此弊端,认为大明新盐法不会持续太久,才会在短期内购置盐引。
“但多数人心里应该很清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旧是旧法当道,毕竟盐场产盐数量极为有限,谈何变通?或许改来改去,到最后还是会改回旧法,到那时就要闹笑话了!”
覃吉点了点头道:“说来也是,眼下市面上盐引太多了,如果再加印的话,商贾怎可能继续这般趋之若鹜?
“是该跟陛下提醒,任何东西,都要适可而止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