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吗?”
常顺生怕自家二少爷说的是反话。
张峦皱眉不已,一挥手道:“让你去你就去,以为跟你逗闷呢?赶紧走!我们父子俩在这儿说事,你听得还挺带劲儿,是吧?”
“是小的疏忽了。”
常顺赶紧赔礼认错,“小的这就去干活……至于二公子所说的,小的回头再去通知,不能耽误咱们家的事情!”
“爹,你看,常顺多会来事?爹,今后你得多器重他,不然旁人都会帮我们收买常大管家。”
张延龄笑着调侃。
张峦扁扁嘴,不屑地道:“他算什么管家?就是个跑腿的,或者叫门子!常顺啊,你小子心里可得拎清楚,要是敢在外面多嘴多舌,看老爷怎么收拾你!去吧!”
……
……
等常顺起身离开,张峦立即抱怨起来,所说无非是埋怨张延龄让他牵扯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西北军务中去。
“爹,你不理会可不行,身为一个合格的权臣,首先就要熟悉朝廷方方面面的事情,包括政治和军事。”
张延龄道,“你看李孜省之前也算一号人物,唯独在军务方面少有插手,以至于先皇薨逝后,旁人要扳倒他易如反掌。”
张峦却不敢苟同:“你怎知道李孜省在军中没有人脉?他曾经说过,朝廷哪个衙门没有他的人?你别小瞧了他。”
张延龄道:“爹,那我问你个事,你觉得现在我这姐夫,登基后,手上权力最薄弱的地方在哪儿?”
“啊?”
张峦先是一怔,随即思忖半晌,皱眉道,“你是说军队?”
张延龄点头道:“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哪个皇帝不把军权牢牢掌控在手?但你看姐夫在军中安排了多少‘自己人’?”
“这……谁算自己人?”
张峦道,“这么说来,好像一个都没有啊。”
“也不算一个都没有,就好像东宫常侍蒋琮,已经被安排去了南京提督军务,再就是京营内,也安排了几个他看起来还算信任的人……可大明最重要的九边防务,他却没有安排人手……不是不想,而是难以插手。”
张延龄说话间,看向对面,发现不着调的老父亲,这会儿看上去比之前认真了很多。
张峦道:“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九边军镇,无非就是巡抚、总兵官,还有什么?”
张延龄道:“重点难道不是军心士气吗?得让戍边将士心向着皇帝!就算不能给他们加俸禄饷银,也得保证他们吃饱穿暖吧?有外夷来犯时,当皇帝的得有个表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