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与内阁接洽时,无意中提到了此事,或是因此而令朝中人知晓。”
朱祐樘诧异地问道:“不过是护送运送粮草去宣大和三边,微末之功,堂堂国公为何要自荐呢?”
在朱祐樘看来,我派谁去,谁去完成任务就行了。
你们主动来争取这差事,显得煞有介事,莫非其中存在什么猫腻?
怀恩一脸认真道:“陛下,此乃您登基后第一次有意在西北用兵,且是从京师之地派遣将帅领兵前去,而先皇时有不少得信任的文臣武将,他们想在您面前有所表现也不足为奇。”
“想表现……”
朱祐樘听到这里,不由沉吟起来。
怀恩道:“此乃朝中大事,为的是安邦定国,但总会有人从自身角度出发,希望能以此来奠定在朝中的威望。”
这里指的显然不是主动请缨的张懋和朱永。
而是张峦。
只是怀恩表达得比较含蓄,结果就是连朱祐樘都没听出其中蕴含的意思。
朱祐樘问道:“那怀大伴认为,我应该采纳他们的自请,从中选一人领兵往西北吗?”
怀恩道:“陛下,自仁宣年间以来,尤其是英宗以降,领兵便成了文臣事,武将乃听文臣之令而行。所以……在奴婢看来,为今之计,应该是先定是否派兵前去,再定文臣领兵,最后才定哪个武勋指挥。”
“哦。”
朱祐樘问道,“那你认为,此行是否可以成行呢?”
“确实应该出兵。”
怀恩点头道,“张侍郎的顾虑是对的,如今西北不太平,各处又遭灾,且马上是改元后的第一年,需要彰显皇恩。
“所以,由陛下您从京中派遣人马护送粮草和布匹等前去西北,恩泽于将士,协同将士敲打鞑靼人的野心,这都是理所应当之举。”
朱祐樘微笑着点头:“怀大伴,看来你很认同岳父的做法嘛。”
怀恩道:“如果张国丈提议的是对的,奴婢有何理由反对呢?”
朱祐樘道:“以我的了解,大伴你行事还是非常谨慎的,像出兵这种事,很可能你心中并不太认同,只是为了附和我才这么说……好吧,你继续说。”
怀恩敏锐地感觉到,自己跟小皇帝的隔阂越来越大了。
论跟皇帝的关系,他怀恩自知难以跟国丈匹敌。
怀恩再道:“本来就要派人运送粮草往西北,特殊年景再加派护送人马,也在情理之中。但眼下要做的,是尽量减少护送粮草往西北的将士的开销,否则的话……这第一批二十万石粮食,还没发到将士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