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逐渐减少,几乎不再有生意可做,便自然而然地到此为止了。
忙忙叨叨一整年,零敲碎打,钱是没挣多少,人脉却是大有拓展。
一年时间下来,辽南码头上的各家英法洋行经理,乃至几个领事馆老柴的亲眷,王正南全都混了个脸熟。
让江连横有点意外的是,南风返回奉天时,竟然还带回来两个往日的老相识——德国佬雅思普生和他的小跟班方言。
……
……
小西关,聚香楼。
江连横叫上赵国砚,早早地二楼雅间准备了满满一桌酒菜。
桌子当间摆着一只双耳酸菜锅,油汪汪的汤头上,整整齐齐地码放了一层白肉、血肠——德国佬就好这口儿!
锅边上咕嘟着细密的气泡,刚开锅没多久,雅间的房门便被突然敲响。
王正南探头进屋,脸上比先前瘦了点儿,看上去似乎是没少操劳。
刚一进门,他便笑呵呵地侧过身,低声招呼道:“哥,雅思普生和方言来了。”
江连横和赵国砚应声起身,不多时,却见房门外人影一闪。
旋即,雅思普生便带着方言,灰头土脸地走进雅间,面朝江连横抱了抱拳,勉强挤出一丝干瘪瘪的笑意。
“江先生,好久不见了。”
“嗬,雅先生,你咋还抱上拳了呢!”江连横笑着拽过一把椅子说,“来来来,快请坐,咱爷们儿可确实有好几年没见面了,瞅瞅,酸菜白肉炖血肠,都是你爱吃的,我还特意给你带了洋酒呢!”
“江先生真是慷慨,多谢,多谢了!”
雅思普生横跨了两步,来到江连横身边坐下。
四年没见,德国佬的面容看起来憔悴了不少,赵国砚跟他打交道更多,也觉得他脸上没了以往的精气神。
当然,自从民国三年小东洋强夺胶州湾以后,两家之间,便不再有生意往来,猪鬃、马尾全都卖给了英法洋行,江家和雅思普生的联络,也因此而渐渐中断。
不过,江连横还是从王正南口中,得知了雅思普生当下的窘困、潦倒。
“府院之争”落下帷幕后,段氏掌权,仅仅过了大半年时间,京师当局便正式对德宣战,不但停止缴付了前清欠下的赔款,而且下令驱逐德国领事、“强行”回收租借地,各地方的德国洋行没了国家的倚仗,瞬间便陷入了动荡颓败的局面。
雅思普生的德茂洋行遭遇震荡,同样未能幸免。
往日的人脉关系,便如同是梦幻泡影一般,顷刻间荡然无存。
于是,和很多飘零在远东的德国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