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异味,多有巡视,那考生做贼心虚,直接被当场拿下!
而这位考生以一己之力,直接改变了整个大周乡试三场科举的座次排序。
不过,这也让之后两场的考棚成了开盲盒。
徐韶华这一次的考棚排序更加靠前,是三十六号,还未走到近前,便觉得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徐韶华面不改色的走过去,这才发现其临靠的那间考棚考桌之下被人留下了一堆不明物。
徐韶华不由得抿了抿唇,等进了考棚后,上上下下检查了一番后,挂好油纸,又将香囊里的香料在四周撒了一圈后,这才轻轻吐了一口气。
这会儿徐韶华也不知还说自己是幸运还是不幸了,幸运的是,自己的考棚还算干净,不幸的是……隔壁便被埋了一个雷。
不多时,隔壁传来一声压抑的“彼你娘之”,随后便是那考生被气的呼吸都重了几分。
更换考棚的存在,让一些首场无望的考生会在最后做一些过激的举动,而隔壁那位考生便是最好的例子。
随着一声呼声,乡试第二场正式开始!
如果说第一场是基础热身,那么这第二场的难度一下子便被拔高了数倍!
首场可以死记硬背,可从第二场开始,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考生会被一下子刷下来!
第二场相较于首场的考题大大减少,首先便是三十道考题被缩减为三道,分别为:论、表、诏各一。
看着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可实则内有乾坤。
首先便是这道论题,题为:垂拱而治。
此论题出自《尚书·武成》,意思是天子无为而治,便可使天下太平。
但在此之前,要明白一件事,景帝尚未完全亲政,大周永齐年间的基本国策尚且未曾定下,而这垂拱而治却已出现在乡试的考题之中,这或许便是右相基于晏南之事,迟来的反击。
徐韶华没有急着提笔,他不由得垂眸细思起来,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轻叩两下,他想起卫知徵告知的关于两位主考的信息。
若魏主考是右相的人,右相此番让其定下这一考题的目的除了反击圣上对晏南事宜的操作外,更多的,怕是要筛下这一批清北学子。
毕竟,此地的两位巡抚都是右相的眼中钉、肉中刺,有了这道论题一出,能被选中的学子若都是赞同无为而治这一观点,那么圣上也必不会再重用这些学子。
这么一来,圣上少了人才可用不说,韦大人、马大人在朝中的势力也会进一步缩水,此乃一举两得之法。
不,等等。
徐韶华眼中闪过一丝利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