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专家们的私人社交媒体账号,试图找出他们设置密码的习惯或倾向性,那更是大海捞针,几乎不可能实现。”又有人补充道。
“一般来说,这种通行码应该会有几次输入机会吧,以防止因为不小心输错而导致无法进入。尤其是当通行码比较复杂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错。”有人试图从通行码的使用规则上寻找突破口。
“但也不一定。如果第一次输入就错了,很可能这道防火墙就会直接锁定我们的侵入行为,那我们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另一个人提醒道。
“所以,我们还是得好好想想这个通行码到底可能是什么,不能抱着试错的心态去胡乱猜测。”有人总结道。
“说得轻巧,猜也得有个方向啊。我现在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有没有人能解释一下,我们到底应该从哪个方面开始分析呢?”有人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哎,这个时候,或许就需要我们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毕竟,一切皆有可能。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得从无数的可能性中找出那个唯一的正确答案。”又有人鼓励大家道。
于是,众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的忙着查阅资料,有的则试着在纸上写写画画。
虽然现场气氛热烈,但每个人的手上都没闲着,都在为解开这个谜团而努力着。
“等等,我好像找到了一些与密码相关的线索!”突然,团队中仅次于所长的核心人物小周激动地喊道。他的声音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大家纷纷围了过去,好奇地看着他手中的资料。
小周之前就是提议去查看那些专家社交账号的人,他本身就是个社交爱好者,平时一有空就会在网上冲浪。他一直坚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上一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即使那些专家们都签了保密协议,也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
于是,他决定从霓虹国军事通讯研究所的官网入手,仔细查找那些可以公开的联系方式,甚至翻看了他们历年来组织的各种活动记录。
这一翻不要紧,竟然真的让他找到了一些线索。
他发现,有一个毕业于霓虹国知名学府——西大王牌计算机专业的学霸,在推特上转发了一篇关于代码的论文。
小周顺着链接找到了那篇论文,初看之下,这篇论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多的是一些比较基础、偏理论的知识。
怎么看也和密钥之类的敏感信息挂不上钩。
但小周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继续顺着这个学霸的推特往下翻,终于找到了一张毕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