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定义:
是柏林会议与会各国中,今后凡占据非洲沿海土地,必须分别通知其他国家。
兼并所占领的非洲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建立足以保护现有各项权益的统治权力,行使殖民权利。
在法国人提出的刚果主权问题上,各国争议的非常激烈,最终达成共识。
法国早在1876年就想殖民资源丰富的刚果河流域,可万万没想到,被楚国突然横插一手,强力压迫葡萄牙签订了转让刚果河流域的条约。
以区区230万的低价,拿到了这片令人垂涎的西非资源宝地。
这让法国的殖民诉求变得很尴尬,虽然得到了荷兰,北欧三国和奥匈帝国的支持,却在楚国和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下,不得不承认了楚国在刚果河区域的领土主权。
只不过北方划界问题悬而未决,为今后插手埋下了伏笔。
这也是楚王郑国辉预料到的情况,大举向西非移民的进程已经开始,只要过个两三年时间,楚国还真不一定满足现有的殖民边界。
柏林会议上的另外三个焦点问题,一个是埃及问题,一个是莫桑比克问题,一个是德占西非和东非问题。
在上述问题上
楚国基本上紧跟着英国的外交诉求,打了一个紧密配合,遥相呼应,以回报英国在刚果河问题上的鼎力支持。
所谓的埃及问题,就是英国大举入侵并殖民埃及,在欧洲引起了广泛非议,各种指责声不断。
纵然以英国今日之地位,也堵不住众口悠悠。
英国在入侵埃及之始,便公开宣称是恢复秩序,并不谋求对埃及的殖民占领,在平定当地叛乱后便会撤军。
这是格兰斯顿内阁的公开承诺,如今绝口不提了。
反而在埃及大力扶持傀儡,驻扎重兵,以英国驻埃及总领事遥控埃及内政,做起了有滋有味儿的太上皇,将埃及纳入事实上的保护国和殖民地。
在这一问题上
楚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北欧三国,奥匈帝国和沙俄都站在英国的立场上,宣称英国是基于国际人道主义,对埃及实施的暂时管控,不应列入会议议题。
另一个莫桑比克问题,也就是比利时和葡萄牙两个小国争夺这个“东非绿肺”殖民地,演变成了会议的焦点,各自拉帮结派争的非常激烈。
在英方的鼎力支持下,以楚国为首的一些与会国站在了比利时一边,最终柏林会议将莫桑比克划给了比利时。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终于笑到了最后,在比属莫桑比克殖民地的基础上,成立了莫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