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然后在逃跑途中被警方击毙,明显就是个亡命之徒。
这下子,连重要的线索也断了。
威廉-麦卡杜被击中了三枪,一枪打在胳膊上,一枪打在胸口上,最致命的一枪打在小腹上。
在医学条件尚不发达的当今时代,缺医缺药是普遍现象。
威廉-麦卡杜先生在痛苦辗转了一天半之后,终于一命呼呜,为自己坚定支持的《跨大西洋工业品税收削减法案》付出了生命代价,这也震惊了华盛顿。
议会沉默了,很多国会议员感受到了工业资本的愤怒。
总统卢瑟福-海斯在麦卡杜的葬礼上,愤怒的谴责了这种不择手段的暗杀行为,简直突破了道德底线,绝对不可接受。
但是话里话外,也没有提是否支持《跨大西洋工业品关税削减法案》,在记者询问时,顾左右而言他的岔开了。
这特么简直就是送命题,麦卡杜已经死了,那么下一个是谁?
永远不要高看工业资本的道德底线,在触碰到他们的蛋糕时,什么总统?什么商业部长,通通都得死。
美国总统无权决定销往欧洲的美油价格,那是各个石油公司和美油贸易商的权力,所能做的很有限。
威尔逊国务卿在欧洲大声疾呼的时候,应者寥寥无几,被称为“欧洲亲密朋友”的法国人,行为特别的诚实。
在这个美油的主要市场中,斯里巴加湾石油订单一路狂飙,合计能够达到1885年第一季度法国进口量的八成以上,相比去年同期翻了几倍。
剩下的市场订单,是少部分美国石油供应商咬着牙跟进,给出了让人吐血的25美元一桶价格,拼着血亏也要保住市场。
但这样的努力能坚持多久?
要打个大大的问号,在十月中下旬,来自楚国运输石油的2万吨油轮将满载着原油,陆续抵达欧洲各贸易港口。
此后每隔二三天时间,都会有一艘2万油大型油轮靠港,送来质优价廉的楚国原油。再加上早先的原油船队,新增的海上原油运力惊人。
美油市场将迎来真正的冲击,而美方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楚国石油出口能够体现出国家力量,这是楚国王室和政府占据绝大部分股权的皇家企业,油田产地马来亚总督府只占据一成股权。
楚油实力雄厚,执行力强,且拥有原油出口定价权,这是不折不扣的大杀器。
而美油不同,在石油溪有数十家石油生产商,石油公司和贸易商更是多达上百家,想要统一意见和价格非常之困难。
总会有人拖后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