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页后,眼神忽然变得关注,认真的看了下去。这是一篇关于欧美世界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报告,报告中谈及了北美的德州油田开发热潮,谈及了沙俄油田开发的历史,以及最早的秋明油田。
早在18世纪初
彼得一世便清醒地知道,掌握国家矿产财富的重要性,因此他费了很大的精力学习矿产科学,流连忘返于工厂和矿山,屈尊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深矿场主结识,增长见识。
1700年8月24日,彼得一世发布了命令,在莫斯科成立了矿场事业管理局。
1703年1月2日,沙俄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公报》一号刊上写道:
据来自喀山的汇报,在索古河傍,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铜矿。
这是沙俄第一份关于石油的公开出版物记载。从此,石油进入了彼得大帝命令必需要寻找和开采的重要资源。
1723年签订的《彼得堡条约》,沙俄获得了巴库、杰尔宾特及周边省份的土地,从此拥有了沙俄最早的油田,后续开始了商业开采。
这份文章最后还说;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治下的石油勘测计划,起步非常早,在1859年就开始了系统性的勘测。
据估计
东印度群岛含有油气区块的可能性很大,早在公元8世纪,苏门答腊岛就曾经用原始的方法开采过原油,并取得了成功。
那时候,称作是“火油”。
郑国辉放下手中的材料,眉头紧皱的思索起来;
从目前掌握的内部信息来看,这些荷兰鬼佬机敏的很,发动苏门答腊征服战役恐怕并不全是为了殖民地,还有可能是为了油田。
前任荷属东印度群岛坡斯总督是个极有远见的荷兰贵族,他在呈给王室的密信中,就曾经说道;
“苏门答腊岛潜藏的油气资源,若是在最后能够被证实,那么将是荷兰王国重新走向辉煌的新契机,可谓千载难逢……”
这也就能够解释了,为什么荷兰王室能够忍受十几年东印度群岛殖民地收入被截流,通通投向征服苏门答腊岛的军事预算中。
为了这个荷兰王国重新崛起的重大契机,拼一下总归值得。
可惜的是
由于当今时代物探手段的落后,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始终没有确定传说中的油苗在哪里?
这就像大兴安岭调皮的人参娃娃,你明知道山里有,而且还有很多人见到过,拥有过,可就是找不到。
这种结果,让人抓狂不抓狂?
郑国辉想到这里,嘴角忍不住噙起一丝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