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里,最常看见的就是行走在铁轨上的马拉料车,每一列满载的料车由8辆厢车组成,两头高大壮实的大骡子牵引。
原本牵引的是驭马,但经使用后,发现驭马不如大骡子耐操,耐粗饲,不好养还耽误事儿。
干活的驭马必须要喂精料,而且还要用鸡蛋加强营养,且容易生病,拉稀,各种毛病一大堆。
所以,轨道料车如今都换成大骡子来牵引,两匹大骡子一组,干两三个小时换下来,休息两三个小时再换上去。
延伸进八打雁钢铁厂的铁轨有好几条,码头过来有两条铁轨,一条进料,一条出料,互不干碍。
从山里矿区来的有4条铁轨,一条进铁矿石,一条进铜精粉,另外两条是空车返回。
正在建设的是前往30多公里外利巴煤田的两条铁轨,一条进料,一条出料。
这条出料的铁轨,带走钢铁厂生产剩下的矿渣和煤灰,运到利巴附近修建城镇建设道路,需求量动辄以千吨万吨计。
这些废料,除了利巴本地建设需要,距离三十多公里远的塔盖泰也需要,还有周边的村镇道路建设都需要,食用量当然不会少。
在一号高炉厂房里
正在生产的炼铁高炉热浪滚滚,温度比外面高了20多度,但所有的工人都穿着结实的牛仔布工服,厚实的翻毛工靴,防止高温铁汁烫伤。
楚王郑国辉站在远处,都能感到热浪滚滚而来。
开炉的时候
经过高炉冶炼变成高温铁水倾倒出来,瞬间温度又上升了十几度,橘红色的高温铁水倒进铁水包里,那些工人就拿着长钢勺进炉子里捣鼓,弄的钢四溅,看的人头皮发麻。
这种恶劣而危险的工作环境,也是没奈何的事儿。
这年头即便是先进的炼铁高炉,也是非常简陋的生产条件,很多工序都需要工人手工操作,没有机械参与。
装满了高温铁水的铁水包,两边各有几名工人拽着葫芦,将其悬空吊起。
然后十几人合力拖着,上方是钢铁滑轨,下方就用人力拖拽前往下一道工序,将钢水浇入铸模中。
这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任何牲畜都不能适应,只有使用人工,5个不行就上10个,10个不行就上20个,如此这般。
原本方为善想请楚王陛下看看,就到行政楼去歇息,饮茶。
何楚王郑国辉非要坚持前往铸模车间视察,没奈何,一众政府要员们全都得陪着,浩浩荡荡的向着铸模车间走去。
在这边铸模车间,绝大部分都是手工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