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的,尽管这些方面全部不差,但单独挑出来,他都不算联盟顶尖;他有自己的风格。
“一停二看三通过”,这是球迷对贝尔风格的一种调侃。
站在专业角度来看,贝尔是典型后发制人的跑卫,联盟一直倾向于跑卫展开对抗,要么像皮特森那样利用变向和速度撕开空档,要么像亨利那样硬碰硬地以力量撞开壁垒,这是传统的跑卫风格;然而贝尔不这样,他始终保持耐心保持冷静,等待防守球员先出招,等待空档出现,再利用自己的能力抓住空档。简单来说,贝尔的跑球空档,往往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等待出来的。
耐心和冷静,这是关键词。
得益于此,贝尔连续三个赛季保持顶尖竞技状态,没有面临严重伤病。
也许,某些人会吐槽,这是懦弱的表现,因为橄榄球的精髓在于对抗,贝尔这样的风格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事实,并非如此。
贝尔能够保持耐心和冷静,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底气,哪怕是后发制人,他也能够依靠速度和力量扭转劣势,抓住一闪而逝的缝隙漏洞撕开防守。
尽管单项天赋不是顶尖,但综合能力毫无疑问是顶尖。
在李维的比赛里,他也会观察防守阵型捕捉漏洞,但整体而言,他的跑球风格还是更接近皮特森;在季后赛里,李维也曾经尝试过后发制人依靠个人能力以巧破局,但个中难度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李维能够学会贝尔的绝技,新赛季武器库又增加一项技能;但如果不行,李维最为好奇的是贝尔的视野。
皮特森的视野是局部的细节的敏锐的,并不是说狭隘,而是他往往习惯贴住防守球员依靠身体形成挤压、对抗、威慑,然后捕捉到视野范围内的突破缝隙。
那么,贝尔呢?
贝尔标志性的“一停二看”,是否能够看到更广泛更全面的防守阵型,又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对抗之中寻觅到缝隙和空档,继而选择正确的突破方式?
同时,李维也好奇,贝尔的跑球方式是否对阅读防守提出更多要求,以至于跑卫的工作在身体对抗之外需要更多头脑工作,以更聪明更机智的方式展开比赛,尽可能降低跑卫身体承受的负荷与伤害。
可惜,前世李维对橄榄球的了解无限趋近于零,他真心不知道贝尔的未来,他是否遭遇伤病困扰、又是否进入名人堂?
值得观察的是,根据系统判定,皮特森模版是s级,贝尔则和林奇一样都是a级;但和林奇不同的是,贝尔今年还未满二十六岁,职业生涯依旧拥有无数可能,为什么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