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就不去做,这样只能永远跟在别人身后走。”
闻言,老人开口道:“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性我们都很清楚,但至今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无论是磁约束亦或者惯性约束,目前都没有看到能商业化使用的曙光,其他方向的研究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很清楚这项技术的价值,也愿意在上面投入更多资源,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它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成功,我们能否支撑起这份重担。”
徐川笑了笑,手指在键盘上轻轻的点击了一下,通过幕布放映出来的画面一跳,转现出来的,是一张树状结构的导图。
“要想一步到位,直接实现可控核聚变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无法朝着它前进了。”
“在前进的路上,每一项分支科技,都能给我们创造足够价值与利益”
一边说,徐川一边解释着树状图上各项科技与科学领域。
【常温超导材料】【强磁镜镜箍控制环面】
【超高温等离子体湍流控制系统】
【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
【超超临界热机转换技术】
【.】
投影上,每一个细小的分支,都代表了一项科技。
可控核聚变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徐川从来都没指望过仅靠一面之交的三言两语就让国家全力支持他。
别说他是一个菲尔兹奖得主,哪怕再加上一个诺贝尔奖也不够格。
在可控核聚变这项超级工程上进行投资,几十亿恐怕是最基本的数字,而往上提升,谁也不知道要多少,是真正的上不封顶。
这是一只张着漆黑大口的吞金巨兽,在实现它之前,谁也无法保证要向里面投入多少资金、多少人力物力。
徐川没有想过上来就干这么大的项目,这是不现实的。
哪怕他拿到了菲尔兹奖,也不可能轻易就让国家将可控核聚变这种耗资无数的超级工程交到他手上。
这不是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什么的,可以举个人之伟力,超越全世界。
不过他可以将可控核聚变一点点的拆开,一点点的实现。
比如常温超导材料、强磁镜镜箍控制环面、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这些技术,都是他上辈子已经实现了的东西。
用这些东西来当做投石问路,进行铺垫,让人看到希望,再往下推进。
而在有了阶段性的成果后,能让国家看到投资回报与利益,能看到成果的出现,能看到希望,就足够了。
果然,当这一份树状图与对应的科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