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散,真的有利于影视行业的发展吗?】
【主要是我感觉现在的金鸡奖已经跟不上国内的电影发展了,它的很多奖项设定都太过笼统,感觉有一些可以细分的奖项它都总称一个奖项,而且偏技术层面的奖项很少,或者就没有,比如奥斯卡有“最佳视觉效果”奖,一看就是应对特效工业实力的奖,而金鸡奖就没有。】
【确实,金鸡奖还是偏艺术一些,百奖偏观众和商业,但它的奖项更少,我感觉欧洲那边是玩不起大片,玩不过好莱坞,所以只能搞艺术奖,咱们国家是要跟老美对着干的,不适合搞艺术类的小玩意,还是要对标奥斯卡!】
【没错,金鸡奖该搞一些真正的改革了,现在“华语电影三金奖”其他两个都成了小地方专精,只有金鸡有庞大的市场,有可能成为华语最大的电影奖,可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唉,说是这么说,但我感觉以我国影视圈的尿性,难……】
这次金鸡奖搞出的风波确实大,因为国家真的对它加大了投入,抬高了规格,热搜天天轰炸下很多不关心它的人也看到了。
而随着更多不懂什么专业电影评论与鉴赏知识,也没有什么电影艺术细菌,只知道《流浪地球》65亿票房大破各种纪录的民众参与讨论,主办方发现……
“怎么这么多人骂?”
主办方在一块开了个会,专家、学者、导演等都觉得不是什么大事。
“无所谓,都是一些毫无影视专业知识的平民百姓,他们只知道什么票房、什么纪录、什么世界排名,根本不懂艺术。”
“就是,电影艺术是用票房就能衡量的吗?肤浅!”
“要我说就不该给《流浪地球》‘最佳故事片’奖,拍的忒俗,俗不可耐,一点乡土艺术感都没有!”
“所以那个郭凡也很有自知之明,没有拿《流浪地球》去报欧洲艺术奖,这就是个很一般的商业片,跟当初的《战狼2》一样,都是靠什么民族自豪感搜刮的票房。”
“这我都知道,但现在的舆论得应付一下吧,要不然上边可能就要过问了。”
“这个简单,就把咱们的评奖宗旨和风格再发一遍就行了,告诉他们咱们是专业的。”
【评奖宗旨:学术、争鸣、民主】
【评奖风格: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
这届金鸡奖主办方发了一个这样的微博,不少人看到的第一反应是:
“他们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幽默?”
跟路云在剧组里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