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天坛启动仪式的一部分。
神朝的每一个人,哪怕是叫子,也要被动员起来。
那天,世家大户们,也会分发各种‘年货’,放假的放假,散钱的散钱,名义上是为了过年,实际上也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去参与天坛大祭。
这种不知多少人同时进行的大祭,其具体细节繁复无比,需要依靠无数巫师,道士先生在外面指导,甚至根据地域和国度的不同,每个地方的人要做的事情也不同,但这种不同,正好是整场大祭所需要的。
而这些祭祀的仪轨,则是由神朝礼部,牵动各方巫觋,儒生,道士,天人等等,依靠他们的各种了解,完成制定,之后分发到各处,强制执行,最后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风俗’,一代代传承下来,最终构成了大家习以为常的‘平凡事’。
过年要干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一部分。
举两个例子的话。
压岁钱,是过年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
光是想想就知道,调动神朝境内十州,纵横百万里的人同时做一件事,并且大家的分工还不一样,并且把这一切固化下来……
也不知道是如何普及到整个天下的……反正就这么形成了每个地方的风俗,由每个地方的老人传承给新人,一代又一代,一代又一代。
像是南越,有一些地方就需要妇人置盐米灶上,以碗覆之,视盐米之聚散以卜丰歉,名曰“祝灶”。男子则置水釜旁,粘东西南北字,中浮小木,视木端所向。以适其方,又审何声气。以卜休咎,名曰“灶卦”。
像是北边,就放迎春彩,还要居草庵造酒,除夕以药襄浸酒中,辟除百病,酒名‘屠苏’。
各地都要傩神逐疫,各家于街心烧火,杂以爆竹,谓之‘籸盆’。
吴中的村落,此时就要燃火炬,缚长竿杪以照田,烂然盈野,以祈来岁。
在裴度这些地方,除夕便要围炉守岁,迨晓不寐,炉中商陆火凡数添之。
还有神都阳京,还会‘敲盆’,那一天,民众家中的灯盏,杯子,壶,锅碗,还有其余的什么镬铫箅甑,盆瓮簠簋觥觚,各种摆件,都会在那一天被拿出来敲响。
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
而这所有的风俗,都是天坛大祭的一部分。
每个地方官员,每个世家,都需要记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后按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