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姓,你出名,命名权交给你。”
曾阿黎气得挠了他一下:“你一个作家,还是大学生,连个名字都想不出来,要你有啥子用。”
陈凡无奈,本就不擅长取名。
最后还是翻字典,也不追求什么寓意,组了“言希”二字,而且“言”字还挺方便搭配,后边可以接着用。
最主要是笔画少,不招孩子恨。
不像有些天才父母,给孩子取名禤靐龘、爨懿曦之类的,孩子上幼儿园后只问来一句:你跟我有仇吗?
老师看了,都得去查字典,骂一句:“现在的家长不像样,取个名字考校我的文化水平呢。”
在医院住了两天,曾阿黎就要回家,李红英也跟着忙前忙后,曾、许、赵三位可都没什么经验。
不过出院当天,京城也来人。
陈敏带着孩子,还有四家的长辈赶过来,轮着抱小言希,一个个都稀罕,许老师和赵姑娘排队都抱不上。
可把俩姑娘郁闷坏了。
尤其是赵姑娘,她可是打算带孩子的,发誓要把大闺女宠得不认亲娘,如今这架势,怕是轮不到她。
有了长辈过来,李红英也放心回去,重新投入工作中。
因为陈凡的关系,家里这些年发展一直很顺利,李红英私人名下的资产也很多,不少业务都要处理。
这阶段的重心是黄金期货!
陈凡上个月就沟通过,金价肯定要涨,问她是在香江本地买,还是一起去倭国捞一笔。
李红英最终还是决定,通过国际券商购买倭国的期货,尽管手续费高一些,但日元要是升值,利润还是很大的。
至于自己去倭国,根本没时间。
曾阿黎和赵园园也是这样操作,虽然消息滞后,但购买之后都是长期持有,只要跑得及时,问题也不大。
为了炒期货,李红英也借贷不少。
之前听陈凡的,在内地投了高速公路、聚乙烯两个项目,接着又在香江大量买房,现金流几乎枯竭。
好在问题不大!
当时房价低,李红英没有加杠杆,都是全款买房,如今楼市复苏,抵押贷款非常容易,评估的价格也高。
仔细算起来,李红英的操作非常保守,虽然是贷款炒期货,但手上的资产都非常健康,并没有多头借贷。
哪怕亏了钱,影响也不大。
陈凡的投资其实也很稳,看着赌性很大,其实风险不大,手上都是稳定升值的优质资产,就算赔光也不会导致企业破产。
按照目前楼市上涨的趋势,等过个几年,随便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