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瓶颈,在那些高修看来,不过就是转念一想便就能解。
袁家手中所传的《木府星君执戟郎授兵法》连残本都难称得,或许叫做“残页”还要更为妥帖。
换句话讲,袁家这几代人若是舍得将耗费在这门戟法上头的心血用在别处,说不得只这份执着下来,还能有些腾飞之望。
可偏偏一代代掌家人都是被这戟法品阶之高迷了眼,只以为能再从中悟出精义、一飞冲天。可事实却是袁家人直抱残守缺到了今时今日,亦不过得来了几式能算不俗的招数,稍为宽慰罢了。
一飞冲天之机似已无了,只能说未有全白费了辛苦。
康大掌门作为后来人,确是占了袁家这份便宜。
加之他有玉珏推演,还要省却了袁家人修行此法之前,要将《铸笔功》修炼至圆满的断舌之苦。
依着袁不文揣度,那是因了此法本来非是为庸人所备,门槛极高。是以常人若想于此上头有所成就,自是要非常之苦。
然康大宝却省却了这桩事情,他在此道上头的悟性本就不差,当年只是从袁丰储物袋中寻到了关于此法的只鳞片爪,他便能以玉珏推演出袁家所传的大半精义。
只是稍缺人为其梳理,弄得个斗法时候一片混沌、任凭自然、未成体系的境况。
不过现下袁不文来亲传授法,却就为康大掌门理清了此事。
有了这位经年丹主相助,康大宝自是更加一日千里。只是就这么月余工夫,康大掌门于此法上头的意境便就已经到了第二重吞斗之境。
甚至只要体悟更深,或许不消十年工夫,康大宝自忖自己便能够达到百年来荆南袁家仅有袁不文一人修成的燃星之境。
招式好练,意境难成。
所谓贪狼噬月、七煞锁龙、坠星焚海、神木通天四式戟法皆是从意境中衍生出来的,只要意境修成、肯下苦功,这四式戟法便并不难圆满。
而如今康大掌门思忖的,却是另一桩事情。
他又暂歇了修行,在碧蛤洞府中耗费了旬日工夫、不眠不休的将手中玉简细细阅过一番过后,便就合目沉思半日。
这玉简上头有包含袁家那位金丹老祖的历代掌家人批注,康大宝一一看过,再对比自身体悟,亦只觉上头大半都是谬错之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如今的康大掌门,早已非是当年那个愚氓无知的小小游商了,是该到了可以针砭前人所注的时候了。
但这玉简之中,亦不是无有令人茅塞顿开的精妙之言。而这里头的大半,却要来自袁家当代家主袁不文一人所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