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烟火》**
青溪镇是个巴掌大的地方,依山傍水,一条青石板主街贯穿南北,两侧是低矮的瓦房,檐下挂着晒干的辣椒和玉米。镇子不大,却五脏俱全——东头是李记酒坊,西边是王婆的豆腐摊,南街有座土地庙,北面则是刘木匠的家。
这里的日子过得慢,鸡鸣三遍才有人慢悠悠地挑着扁担上街,日头刚偏西,铺子就陆续关门,只剩下几个老汉蹲在河边柳树下,吧嗒着旱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庄稼收成。
李记酒坊的掌柜是个五十来岁的粗壮汉子,脸膛红得像他酿的“杏春”,嗓门宏亮,隔着半条街都能听见他招呼客人。他酿酒的手艺是祖传的,酒曲里掺了山里的野蜂蜜,酿出来的酒绵甜醇厚,后劲却足,镇上汉子喝上两碗,走路都得扶墙。
傅少平头一回去打酒,李掌柜眯着眼打量他:“外乡人?”
“游方郎中,路过讨口饭吃。”傅少平笑着递上铜钱。
李掌柜哈哈一笑,舀了满满一壶酒塞给他:“尝尝!喝好了再来!”
后来傅少平常去,偶尔还帮李掌柜治治风湿,李掌柜便总多给他半壶,还拍着他肩膀说:“你这郎中不错,比前几年那个卖狗皮膏药的强多了!”
王婆的豆腐摊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她五十出头,身材瘦小却精神矍铄,一头灰白头发挽得整整齐齐,腰间系着蓝布围裙,手上动作麻利,切豆腐、舀豆浆一气呵成。
她嗓门尖细,说话像连珠炮,买豆腐的客人稍一犹豫,她就瞪眼:“咋的?嫌我的豆腐不嫩?你摸摸!比大姑娘的脸还滑溜!”
南宫皖头一次去买豆腐,王婆上下打量她,啧啧称奇:“这闺女,手真白,不像干粗活的。”
南宫皖淡淡一笑:“绣为生。”
王婆立刻来了兴致:“哎哟!那可得给我绣个帕子,我闺女下月出嫁!”
后来,南宫皖真给她绣了块喜鹊登枝的帕子,王婆乐得逢人就夸:“瞧瞧!这手艺,京城里的绣娘都比不上!”
刘木匠住在镇子北面,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整日与木头为伴,刨堆了满院。他手艺极好,打的家具结实耐用,镇上人嫁娶都爱找他做箱柜。
傅少平租的宅子里有张瘸腿的桌子,他拎着去找刘木匠修。刘木匠蹲在地上,闷头敲敲打打,半晌才憋出一句:“这木头老了,得加个楔子。”
傅少平递上烟斗:“抽一口?”
刘木匠摆摆手,继续干活,修好了才抬头:“不要钱,下次有活儿还找我。”
后来傅少平偶尔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