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支武力天下有数的强军,先生但有令下,这支军队将不打折扣执行命令,坚定遵守先生的指挥!”
苏允满意点点头道:“好,那此事就交给海夫以及清澜了,你们的授官会如常进行,但实缺暂时就不授了,你们便直接去西北吧,对外可说是去考察西北边事。”
有热血年轻人去西北考察边事是常有之事,这个借口并不罕见。
随后苏允看向其他人道:“至于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毕太华没有说话,因为他之前已经定了下来。
王抱朴也没有说话,就如苏允所说,他乃是状元郎,轨迹通常是定下来的。
平子澄与郑朝宗去西北,自然不用多言,主要是韩幼安以及阮川桥。
韩幼安笑道:“先生您安排便是,学生无论去哪里,都能好好学习东西,若在京城,便协助先生好好发展学会,若是去地方,那便在地方发展学会,都是一样为学会贡献力量。”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好,那你的去向我就不干涉,但肯定会给你谋个实缺,你好好学些好好干。”
韩幼安称是。
苏允看向阮川桥,阮川桥赶紧道:“先生,学生想去皇城司。”
众人顿时侧目。
苏允亦是有些诧异,想了想,道:“皇城司有用进士出身的吗?
我记得皇城司官员一般由武臣和宦官充任的。
毕竟皇城司的核心职责包括刺探情报、监察官员、护卫宫禁,其成员多选自禁军精锐或亲信内侍。
这类职务需要具备军事素养或隐秘行动能力,与进士出身的文官路径差异太大了。”
王抱朴赶紧道:“应该没有这样的先例,学生研究过大宋官员出身的问题。
咱们大宋官员分为“有出身”(科举)和“杂出身”(恩荫、吏员、军功等)。
皇城司官员便是典型的“杂出身”衙门,衙门官员大多都是杂出身,如宦官、武臣、禁军将领等。
进士属于“有出身”,制度上鲜少进入特务机构的。”
苏允点点头,与阮川桥道:“听到了吧。”
阮川桥笑道:“先生一定有办法是不是,而且,这进士身份,学生可以不要的啊。”
苏允诧异道:“你的想法是什么,进士出身可不简单,哪能说不要就不要的,皇城司有什么,值得你放弃进士身份?”
阮川桥神色顿时凝重了起来,道:“海夫与清澜可以放弃前程去西北领军,那我亦是要为学会做出牺牲。
先生自从创立学会以来,除了大力发展学会之外,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