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话,他毕竟是苏允的岳父,总不好第一个出来给苏允要官。
而这里只有一人可以先说话,愿意说话,自然是蔡确了。
蔡确对苏允的崛起算是乐见其成,虽说苏允出身乃是眉山苏氏,苏轼兄弟算是旧党,但苏允与章惇结亲之后,其亲近远疏可不好说了。
苏轼兄弟与苏允只是族亲,苏允的成长过程之中,苏轼兄弟两人可没有怎么操心过,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人。
而章惇的女儿章若却是天天在苏允枕边,其中亲疏远近可还真不好说了。
而现在只要自己对其多加拔擢,那苏允在其他的派系之中看来,他便是属于自己这一派系的。
呵呵,自己派系有这么一个年轻人崛起,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关键是,这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蔡确道:“臣听闻种经略背生痈疽,卧病在床,已经难以视事,朝廷应当早做准备。
臣认为,官家应当卸下种经略身上重负,让其好好休息。
当下就有好机会,苏居正擅军略、有军功、亦擅治民,可替朝廷镇守鄜延路!”
此话一出,连章惇都忍不住侧目。
蔡相公,你是真敢说啊!
一路经略使那是什么,那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一路的军政、民政全都归于一身,其下的都总管、副总管、钤辖、都监同签书等等,名为佐官,但实际上皆受经略使节制!
而且,经略使还通常身兼这一路最大最富庶最重要的一个州的知州。
也就是说,在军事路里,经略使便是真正的第一人,还是那种没有掣肘的第一人!
这样的职位,非朝廷重臣不可担任。
苏允不过一正六品下承议郎,怎么当担得起一路经略使的差遣?
果然,此话一出,张璪立马就炸了,就差些跳了起来,道:“蔡相公,朝廷用人哪有这般草率的,一路经略,非朝廷重臣难以胜任!
苏居正去岁才刚刚步入官场,岁不过二十,官不过承议郎,区区六品下,怎么有资格担任一路主官,此事万万不可!”
蔡确呵呵一笑道:“有志不在年高,苏允虽然资历不高,岁数也尚且年轻,但其行止有度,性情稳重,本来便是经义大家,不可以常人度之。
不信且看苏允入仕以来所作所为,便可知其慎重比一些老臣都要好不少。
李清臣清理惠民河,不听苏允劝告,激起民变,后官家让苏允接手此事,蔡村立即服软,甚至蔡村自己组织人手,主动清理河道。
其稳重、其手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