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全部都荒芜了,
让这些俘虏,下地干活,
收他们的租子,八成,
然后每年低一成,
连续五年,俘虏必须用自身的血汗,来为死难者赎罪,
五年之后,这些耕种的田地,归他们自己所有,以后只用交三成租子。
哦,对了,为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八方董事会,破天荒头一遭,免除了其他正常农民们的农税,
甚至,每年还补贴每家农户,一定量的作物种子。
这让全邦农民,欢欣鼓舞,喜出往外!
为了提高联军官兵的士气,
陆远又制订军饷、奖惩、晋升以及抚恤金等规章制度。
基本上,一个普通士兵领到的粮饷,足够一家五口度日,
军官自然会更高一些,但,也不会到太夸张的地步。
这极大地,提高了官兵们的热情,
尤其,联军脱离了“豪强私兵”的概念,
不再具有“为豪强卖命”的意识,
这个时候,陆远趁机打出,“为自己也为其拉更美好的明天拼搏”的口号,
逐步逐步地将联军官兵,塑造成类似大漂亮“国民警卫队”的概念。
联军大力整顿的同时,邦城和十八镇的民政系统,也在试行“推举制”,
人民的事情人民办,人民的代表,人民自己选……
对于这些细枝末节的改变,其拉八方董事会,并不担心,
毕竟手里,掌握着两万只刀把子,
要是有人敢拆台瞎搞,大伙也不介意,
让他们尝尝,什么叫作“从天而降的正义铁拳”!
陆远一边通过洋人,购买军火,一边自己打造小钢炮,作为最简单的火炮,迫击炮简单又实用。
反正,图纸都在他脑海里,煤厂也有简单的加工设备,
于是,土法上马,多快好省,陆远铸造了五六门青铜迫击炮。
看着模样挺笨重,但是,结实耐操,
挑选出的炮兵小队,在一个多月的训练后,准头还不错,
一门青铜迫击炮差不多三百斤,必须有专门的马拉大车运输,
有鉴于此,陆远又铸造了一批“掷弹筒”,
这玩意就是小型迫击炮,份量大大减轻,一支不到十斤,完全可以随身携带。
另一个就是手榴弹,这玩意更简单,
铸造好弹壳,加上木柄,填上火药,
再插上一根引火线就成,连不识字的大爷大妈都会做。
三个月,一晃而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