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保证洛阳粮草的供应。
洛阳军中,怕是在去年春旱的时候,就得要断粮。
饶是如此,因为大将军和太傅的不和,各地送至洛阳的粮食仍是日渐稀少。
太傅以后想要朝廷下拨粮草,怕是都要仰大将军的鼻息。
想起太傅在前方伐贼,偏偏被大将军在后方卡住粮草,孙礼心里更是不忿。
这一次多好的战机,为何太傅要如此冒险,亲入险地?
因为洛阳的粮草已经不足以支撑与西贼打一场正面的持久战,所以只能冒险,早日夺下要害之地,定下大局。
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最大的战果。
可惜,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天不偌大魏啊!
孙礼怀着这样的心思,再没有去管那些人,而是步伐匆匆,亲自去监督军中的运送物资。
同时他还要做出防备,防止关贼突然出现在壶关城下,袭击自己。
毕竟关贼用兵,向来喜欢用骑兵搞突袭,须得万分小心此人。
有人在大街上嚎丧,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在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地回家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太公,我们怎么办?看孙礼的模样,他是真的不打算守上党了。”
“到时,到时要是西贼真的打过来了,恐怕,不会放过我们。”
说话的人,面有惊恐紧张之色。
同时还有更多的人,在懊悔不已:
“早知魏人如此不堪,吾等又何必与他们勾连……”
话未说完,就被坐主位上的老人喝骂:
“说的什么话!做都做了,现在说这种丧气话,算什么回事,能挽回局面吗?”
缓了一口气,同时也放缓了语气:
“当初我们决定要做此事,图的是什么?难道都不记得了?”
自然是图魏人的优待,不想苟活于西贼的苛政之下。
老人扫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
“就算我们不做,难道西贼就能放过我们了?”
“河东的事情才过去几年,这就忘了?!”
众人在老人浑浊的目光下,皆是呐呐。
长房主事人鼓起了勇气,问道:
“大人,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孙德达虽然有负朝廷重托,欲不战而逃,但在告知我们消息这个事情上,他对我们还算是不错。”
老人叹了一口气,“上党注定是守不住了,孙德达的意思,就是让我们跟着他走。”
此话一出,就有人急了:
“太公,那我们这些基业,就这么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