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众爱卿所言之事,朕已知晓。苏然身为状元,本应谨慎行事,然此次度田之举,确实引发诸多事端。”
说到此处,朝堂上又是一阵窃窃私语,众人都在猜测陛下究竟会如何处置苏然。
“传朕旨意,苏然在谷城度田,虽手段有失妥当,但念其初入仕途,且度田之事本就艰难,多有得罪人之处,罚俸三年,以儆效尤。”刘禅的话一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都没想到陛下的处罚如此之轻。
“陛下,此处罚过于轻微,恐难服众啊!”张衡再次出列,一脸的急切,他扑通一声跪地。
“苏然之错,关乎百姓生死,关乎大汉社稷安稳,怎能如此轻易放过?”
刘禅微微一笑,目光扫过群臣,说道:“张爱卿莫急,朕尚未说完。苏然虽有过错,但他不畏权贵,敢于推行度田,其心可嘉。朕再赏赐他百金,以鼓励他日后能更加谨慎行事,为我大汉继续效力。”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这……这一来一回,岂不是相当于没有处罚?”
“陛下此举,究竟是何用意?”官员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疑惑与不满。
刘禅看着群臣的反应,心中明白,这些官员表面上弹劾苏然,实则是因为度田之事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想以此为借口,让大汉停止度田。
他轻轻咳嗽一声,待朝堂安静下来,缓缓说道:“众爱卿,朕自登基以来,便立志要振兴大汉,让百姓安居乐业。度田一事,乃我大汉强盛之根基,只有清查清楚土地与人口,才能合理征税,减轻百姓负担,增强国力。苏然虽有错,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朕若严惩他,日后还有谁敢为朕分忧,为大汉效力?”
刘禅的声音逐渐提高,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此时,站在一旁的丞相诸葛亮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圣明。度田之事,关乎国本,虽有波折,但不可半途而废。苏然经此一事,想必日后行事会更加稳重。此次陛下的处置,既惩戒了他的过错,又给予了鼓励,实乃两全之策。”
有了诸葛亮的支持,朝堂上反对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
但仍有一些官员心有不甘,他们脸色阴沉,目光闪烁,心中盘算着如何继续抵制度田。
退朝后,刘禅回到内宫,坐在书房中,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度田之路困难重重,不仅要面对地方豪强的抵制,还要平衡朝堂上各方势力。
苏然的事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