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释其战略意义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其智谋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在如何经略函谷关时,诸葛亮便上前说道:“函谷关位于秦岭古道之内,背靠黄河天堑,地势险峻,是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使得它成为军事防御的绝佳之地。控制函谷关意味着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方才能够进取洛阳。
函谷关地势险峻,敌军若占据此关,将形成极为有利的防御态势。因此,在攻打函谷关时,需要克服地形上的不利因素,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策略。
灭魏战争的后勤补给线极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障。在攻打函谷关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后勤补给线的畅通无阻,否则将严重影响军事行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法正则在一旁补充,他的见解独到,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整个计划更加完善。
刘禅静静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眼神越发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殿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而热烈。
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每一个可能的风险都被充分预估,只为确保这场战役的胜利。
时间悄然流逝,当一切准备就绪,刘禅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臣子,声音铿锵有力:“诸君,此战关乎我汉国兴衰,愿我们携手并进,共赴国难,待凯旋之日,朕必论功行赏!”
诸葛亮与法正闻言,皆是神色一凛,随即躬身行礼,齐声应诺。
这一刻,他们三人的心紧紧相连,为了同一个目标,他们将携手创造属于大汉的辉煌篇章。
另外一边。
在洛阳城那巍峨壮丽的皇宫深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琉璃瓦,斑驳地洒在了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却似乎无法驱散那股潜藏在深宫中的阴郁与沉闷。
大殿的一角,大魏皇帝曹叡身着华贵的龙袍,袍上绣着五爪金龙,金光闪闪,彰显着皇权的无上威严。
然而,此刻的他,却暂时忘却了帝王的身份,正蹲在地上,与一旁的大内官兴致勃勃地斗着蛐蛐,脸上洋溢着难得一见的轻松与愉悦。
那大内官,身着暗红色的宦官服饰,头戴高帽,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一边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精致的蛐蛐罐,一边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瞥向曹叡,试图揣摩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思。
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映出了一道道岁月的痕迹,却也难掩那份对权力的渴望与谄媚。
正当二人沉浸在斗蛐蛐的乐趣中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