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是,由于老师对她寄予厚望,为了跟上老师的进度,她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还要在课外时间翻倍努力自学,超前学习医学知识,争取在医院旁观时少一些疑虑,这就导致她几乎没什么时间来复旦大学找honey。
肖涵每每在想,自己这样会不会得不偿失?
会不会让麦淑禾趁虚而入?
可面对老师的盛情,她又不能拒绝,也不好拒绝。很多时候机会往往就只有一次,要是把握不住,非亲非故又没血缘关系,人家不一定经常对她保持耐心。
李望来了。
这小堂姐见面就摆出26双样品鞋,让他过目,指出缺点。
李恒弯腰一双一双拿起查看,末了夸赞道:“不错,不论是款式,还是颜色,都比上次有了长足的进步,摆脱了对欧美高端品牌的依赖,有了很多原创的东西在里边。”
李望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多亏了你的指点,这都是你的功劳,要不然我根本想不到还可以这样设计。”
这确实是李恒的功劳,他适当地把后世耐克、阿迪之类的一些经典款搬运了过来,能不好看吗?
能不时尚吗?
说一句不客气的话,眼前这些款都是智慧的结晶,都是经过了时间和市场考验的,目前除了还没什么名气外,光以颜值和款式而论,妥妥地对这年代其他运动品牌形成降维打击啊。
检查完款式设计,李恒又随意挑一双样品鞋,用力对其进行一番拉扯:
“望姐,咱们质量一定要过关,要不然在奥运会上出现差错,那可不是仅仅丢咱们的脸,而是丢国家的脸,这是个大事,我们必须严肃对待。”
李望拍拍胸口,保证道:“你放心,读书这么多年,我心心念一直想要拥有自己的品牌,这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珍惜它们了。在质量方面我会严格把关,会引进耐克的质量标准体系来检验每双鞋的品质。”
李恒点点头,又试了试其他鞋,无论怎么弯曲,还是用力撕扯,恢复力惊人,他问:“厂房怎么样?机器设备呢?”
李望说:“厂房已经在建。一批设备正在运来的路上,都是香江一些工厂的旧机器,李西利用关系以极低的价钱给我们弄到的。”
(注,编辑通知我,说大堂姐名字和大佬重合了,希正式改名李西,请谅解。)
说着,李望又从包里掏出一迭文件递给他:“由于时间紧迫,眼前有几项工作需要尽快开展了。第一是人员招聘,这两天招了6个人,也还有一些人陆陆续续来应聘,但总体水平比我想象的要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