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能挣多少钱?
单价4元一本,报纸上报道版税是8%,结果得出的总数把他吓了一跳!
你猜多少来着?
足足64万三千!
这可是88年啊,好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人家一本书就挣了大几十万!
保守估计,一个普通工薪者不吃不喝不休息,需要250年才能挣这么多。
一个普通家庭,天天当牛马,也需要几辈子。
真真是好大一笔钱!
财富都快赶上自己了!
麦冬两口子对家产心里门清,现金加上仓库积压的货物、再加上两个小工厂,总体价值在90多万。
而这60多万还只是人家李恒的一部分钱财,上一本《活着》听说也有十多万进账,两本书还陆陆续续在挣钱,挣大钱,可谓是日进斗金。
每每这时候,麦冬就感慨万千,还是读书好哇!还是文化人来钱快!
演奏开始了,先是钢琴声,接着小提琴加入,当陶笛响起时,刚刚还思绪纷飞的麦冬立马进入沉寂状态,同父母、妻子女儿一样,当起了最忠实的听众。
这就是神级曲子的感染力!
这就是《故乡的原风景》!
愉悦的4分40秒以后,麦穗爷爷深吸口老旱烟,噘吧噘吧老迈牙口说:
“我虽然听不太懂,但我觉得好听,感觉回到了十多岁的时候。穗宝,有时间请你同学来家里做客,爷爷做好吃的接待他。”
不等女儿回话,麦冬苦笑道:“老头,你就死了这份心吧啊,人家身份是这一名!可没时间来我们邵东这种鸟地方。”
麦冬说“这一名”的时候,向自己老父亲竖起大拇指!
这是当地习俗里,乡里人对夸赞的最高指标。
麦家奶奶看着儿子大拇指,“你不是说这人和穗宝是同学?是耍得好的朋友嘛,难道身份高了就瞧不起旧朋友了,拉架子不来?”
麦家奶奶不是本地人,是蜀都人,在部队和老头子结识的,一起参加过解放战争,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后面战争结束就跟着转业回了邵市。
虽然在部队职位算不上高,转业回来也是以养身体为主,但好歹也是功勋获得者啊,一路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一身傲骨,哪管你名人不名人?
麦母知道婆婆性子比较烈,赶忙劝慰:“不是拉架子不来,人家很多事,忙得很,过年不一定有时间。”
就在家里四位长辈争论架子身份时,麦穗从音乐世界中逐渐回过神来,柔柔地说:
“奶奶,等有时间了,我邀请他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