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看着他吃,等到他吃完大半碗,才出声询问:「要不要再打一份?」
李恒摇头,「不用,够了。」
宋好把自己的饭菜扒拉一半给他,临了说:「跟我说说麦穗,她已经一个月没给我写信了。」
李恒困惑,这不像麦穗的风格啊,问:「你们过去多久一封信?」
宋妤说:「半个月。」
李恒假装吃醋,「你也才半个月给我写一封。」
宋妤眼带淡淡笑意:「我就给你丶麦穗和曼宁写信。」
李恒问:「曼宁多久一封?」
宋妤说:「没有厚此薄彼,都是半个月。」
李恒好奇:「曼宁那麽活泼的性子,也耐得住半个月给你回一封?」
宋妤回答,「一般都是她先给我写,我跟着回。事实上,她每次都给我写满4页纸。」
李恒随口问:「4页纸?这麽多,那你们一般聊些什麽?」
宋好隔桌瞧着他,不言不语,
没等到回复,李恒眨巴眼,抬起头问:「怎麽了,有哪里不对?」
宋妤好看地笑了笑:「你这是在套话麽?」
她之所以能这麽敏锐,是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孙曼宁在信件里提到的许多事,提到的复旦三人组一起办的事。而很多时候往往在麦穗信件中找不到任何字眼。
同时,孙曼宁喜欢分享她自己和李恒丶麦穗之间的互动情况。
可麦穗却很少在白纸黑字中提及李恒,不是说完全没有,却不多。
一封信两封信可能没什麽,但长此以往,久而久之,聪慧的宋妤还是察觉到了不对劲,
再结合闺蜜在高中三年露出的一些蛛丝马迹,宋妤明白了缘由所在。
在高中,宋妤和麦穗成绩本就不相上下,争相拿全校第一,只是前者比较稳定一些,两人不存在智商上的鸿沟。
所以,宋妤能察觉到的不对劲,麦穗在偶然一次看到孙曼宁给宋妤刚好写完的信件后,登时心慌慌的乱。
她瞬间清醒过来,很多事情只要发生了就有迹可循,
这也导致后面一个月她每每给宋妤写信时,总是心不在焉,总是没底气,写了一遍又一遍,写完一封又丢一封。
在此种重重矛盾压力中,在内心煎熬下,麦穗的信件最后都没有写完,没有发出去。
小心思被拆破,李恒没做声,只是抬头正面对她。
相视良久,宋妤轻声说:「和我们俩的信件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说生活丶谈学习丶聊学校,分享沪市和京城两座城市的差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