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采集到的种子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入库。
在种子清理室,郭阳看到科研人员把种子倒入分离机,饱满的种子落下来,空瘪的种子被吹到另一边。
同时还会随机进行x光拍照,种子是空瘪还是饱满,一目了然。
分拣留下的健康种子继续清理、质检、计数等。
随后又是一系列的程序,才能入库进行保存。
毕强找来两件军大衣。
自己套上一件,给了郭阳一件。
打开冷库门,寒气扑面而来。
架子上整齐的摆放着玻璃瓶,瓶子上的条码,标明种子入库位置和种质信息。
毕强回头看向郭阳,嘴里吐出白色气雾。
“一般每种植物需要采集保存10000粒种子,最少2也要500粒。”
“这些是入库了的种子,被分成两份,分别存放在备份库和活动库中,前者永久保存,后者做萌发试验。”
“还有些筛选鉴定好的在另一个常温房间,还没入库。”
毕强一边小心的取种子,一边向郭阳介绍着情况。
“以后不要花大价钱买种子了。”
“此前你从院校引进的种子,很多都是重复的。”
“1000来份种质资源,通过查重、比对,只有175份能临时保存。”
郭阳愣住了。
怪不得当时各大院校拼命的给天禾塞种子呢。
毕强继续说道:“也没事,院校也有种质资源库,筛选出来的优质基因作物肯定没拿出来。”
“等现有的资源鉴定告一段落,可以进行资源共享。”
种质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
有种质资源库的单位可以通过杂交、实生、辐射诱变,以及优势功能基因挖掘等技术,进行育种。
资源共享则是全面提升了各自的育种能力。
郭阳很期待那一天。
有种子商店,他只需要几秒钟就能挖掘出一枚种子的优势基因。
先是取了冷库里的种子,但还不能立即拿出来,从低温到常温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又到常温库里取了种。
随后郭阳便和毕强一边探讨天禾的育种体系,一边等待种子从休眠中恢复。
因为郭阳一直把天禾科学院和实验室当成是育种的幌子,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怎么管。
导致体系是有了,钱也没少,但一直是千疮百孔的状态。
毕强也才接手两三个月。
就想着从种质资源库入手,建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