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休整后,拔剑指向了桂林和柳州。
……
占领桂林柳州,打通中国东北至越南的陆上通道(经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这就是日军从一开始就发动豫中作战的原因——而这个计划在日军这边叫做一号作战。
日军之所以做出一号作战计划,盖因为海上的交通通道因为海军的节节溃败而无法保全,他们又急需要东南亚的各种物资,所以才由大本营方面敲定、中国派遣军方面执行了这一次的一号作战。
长衡会战还在继续的时候,张安平就做出了日军意欲打通河南、两湖及广西的情报推测,强调日军接下来的主攻方向是广西。
事实上国民政府的参谋人才们不蠢,日军接连在河南、两湖开战后,就意识到了日军意欲打通大陆走廊的战略目标。
但是,长衡会战期间,日军试探性的向贵州发动了进攻以后,侍从长这边却做出了误判——或者说并不是误判,极有可能是他被日军的快速推进吓到了,不敢赌贵州的山地能不能挡住日军,所以在长衡会战激烈的时候,国民政府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加强了广西方面的防御力量,一方面又大规模加强了贵州的军力。
于是,在日军打完长衡会战后,拔剑直指桂林和柳州后,惊愕的发现,他们主攻的方向上的国军数量,远低于他们的想象。
见此情况,日军激动的分南北两路直扑桂林和柳州。
北路11军自衡阳南下,沿着湘桂铁路横推,南路23军自广东肇庆西进。
10月28日,桂林保卫战正式展开——这场并不出名的战斗,从未开始就注定了悲壮。
因为侍从室从一开始就想放弃桂林柳州一线,但在白诸葛的坚持下,遂将131师和170师两个师留在了桂林,但两个师都不是满编,加上数千支援而来的民团,总兵力才堪堪两万。
和很多很多的保卫战一样,桂林保卫战也是一场等不来援军的保卫战,自10月28日起,至11月10日,面对日军的重炮、毒气弹,桂林守军尽管顽强作战,但这场没有希望的保卫战终究是如这几年间上演的各个保卫战一般,以战败而收场。
但悲壮的是,131师师长阚维雍,明明可以撤离,但依然选择了以自杀来终结自己的使命。
柳州是第四战区司令部驻地,但在桂林失守后,柳州并未选择进行等不来援军的保卫战,国军仓惶撤离,日军兵不血刃的占领柳州。
尽管后续日军还展开了追击,但贵州的重重大山却让日军发懵,在攻占了独山后,放弃了进攻贵州的打算,撤军退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