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暂时不适合去开高档餐厅。
先和冯正明一起稳住沪城两家店,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冯正明介绍完西餐馆街上这家店之后发展。
他接着又说对火车站那家店降价的想法。
“火车站那边的店,之所以要降价,其一也是面临大家消费能力下降的原因,其二是当初我们定价本来就高不少。
降下一些价格,能吸引更多火车站那边的顾客,尤其是外地来的顾客。”
最后冯正明总结:“所以两家店,之后要走上两条路,要对顾客进行一些筛选。
火车站那边走薄利多销,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要多给外地来沪城的人,提供物美价廉的一个吃饭的地方。
我们这边的这家店,主要目标人群,是那些外企和海外在国内工作的,还有一些追求一定生活质量的白领,菜品更加精致一些,菜单也要实时更新。”
听完了冯正明的话,店里众人顿时也不再反对。
因为每个人都明白,他们的眼界还是不如冯正明。
他确实要看得比大家更加长远。
确定两家店不同针对的客户群体。
做出一些改变,是一种更合适的应对策略。
江成哲开口:“不愧是主厨,替我们把很多东西都提前想到了。”
这话江成哲是发自真心的称赞。
因为很多东西,江成哲确实也没有考虑过。
他只是看到西餐馆街上这家店生意火爆。
完全形成了对周围西餐馆的全面碾压。
更是能够吸引到大量海外在国内工作人的喜欢。
所以江成哲单纯只是想要把这家店经营好。
如果不是冯正明去另外一家店,还有他去防洪大堤上给人家做饭,回来路上亲眼见到很多的人和事。
可能单纯只在西餐馆街上这家店里,根本体会不到外面的变化。
现在的冯正明在江成哲眼里,已经不只是一位顶尖大厨,开始向一位真正老板转变。
要能够提前感受到市场变化,及时作出一些调整。
确定两家店的方案后,冯正明和江成哲接下来带领后厨里进行一番研发。
冯正明他们的研发,不像是很多高档餐厅和大酒楼那样。
可以不计成本单纯是堆食材进行研发。
冯正明会详细考虑各种食材的成本,更是会经常和江成哲他们一起去农贸市场,甚至是去海边出海打渔的渔船停靠港口进行考察。
只为实时了解到食材的成本价格。
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