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听听。”
张璟心头一震,慌忙向前快步出列,朝着上面一拱手,硬着头皮回道:“回禀陛下,抗旱所需一应物资,臣必当尽全力筹集。”
皇帝问他怎么说,他能有什么高见,自古抗旱就那几招儿,刚才群臣不都讨论过了嘛。
皇帝这会儿找他这户部尚书,无非是要银子,只是这户部的银子各有去处,官员的俸禄不能动,军队的银子不能动,不能动、不好动的太多,他亦只能东挪西凑,老鼠洞的钱都得想办法给扣出来。
别以为应付过去抗旱的银子就完事了,这后面还要有大笔安置流民的银子等着户部出呢,若再发生个暴乱,简直不敢想。
处处都是难处,各种难处你是一处也不能说,若你带头说难处,这满朝文武俱都开始哭诉难处,事情还要不要做?
张璟的难处文昭帝自是清楚,听他如此说,点了点头,道:“眼下能筹集多少?”
帝王看似轻飘飘一句话,这是完全堵死张璟的退路,什么叫全力筹集?没有具体数目,一万两银子你也可以说是尽了全力,十万两银子也可说是尽了全力。
张璟一时说不出话来,说多了做不到,乌纱不保;说少了当下就要丢乌纱。
当真是左右为难。
皇帝不管你为难不为难,你干不了,自有别人替你干,文昭帝淡淡道:“怎么,户部有多少银子可以腾挪,张卿家心里没数吗?”
皇帝这是不高兴了,张璟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一咬牙,拱手道:“东挪西凑,应该能凑够一百万两。”
一百万两解决不了多少问题,不过文昭帝自己心里有数,把张璟榨干他也拿不出更多来了,点了点头,算是同意。
张璟暂时松了一口气,一阵风吹来,感觉后背凉飕飕,却是出了一身冷汗,当真是官做得越大,责任越大,也越战战兢兢。
后面文昭帝安排工部、户部全力配合抗旱,又安排三名钦差大臣下去全力辅助地方抗击旱情。
文昭帝也是发愁,这各种大大小小的灾情年年都有,年年都得发愁,小灾小愁,大灾大愁,一旦灾情严重老百姓就没有活路,老百姓一没活路就豁出去造反,一造反他这龙椅就坐不稳当。
说到底这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让老百姓有饭吃,老百姓有饭吃便天下太平,若是这天下可耕之地更多一些,生产的粮食更多一些?
文昭帝不由想起昨日路过尚书房,听到陈宴安说的那番言论,以及给皇子们布置的作业,关于农事工具,关于耕牛。
他忽然开口道:“牛废则农废,这耕牛对农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