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些能代表华夏饮食文化的来拍。”
“你这个点子听上去不错,继续说。”
章光年和周巍志等人互看一眼。
“我想能不能由部里牵头组织,到时候拍成的美食纪录片,不仅面向各国的文化交流团,是不是有这么一种可能,可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放映,甚至在东南亚播出?”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各位大佬的兴致。
“你啊你,总是能给我出点新花样。”
“小方他啊,总有一些创造性思维,什么时候都能想出让人惊喜的点子1
“………”
众人议论纷纷,胡木桥饶有兴趣,“你为什么会想到要把这部纪录片在海外播出?”
方言回答说,自从《舌尖上的中国》发表以来,收到了很多身处异乡的知青们的来信。
在这些信里,能感觉到不管漂泊何方,故乡的味道却是永恒的,是藏在味蕾里的乡愁。
打开了味蕾,就好像打开了对故乡记忆的那一扇门。
全国的知青们如此,香江、宝岛、濠江的同胞,世界各地的华人侨胞,不也一样吗?
“你是想把以美食纪录片为契机1
胡木桥等人意识到不仅仅是向世界宣传华夏美食的机会,而且似乎很有统战的价值。
“小方,还想到了什么。”
“都说出来,大胆地说出来1
周巍志眼里炯炯有神。
方言如数家珍,一一举例。
比如举办个全国烹饪大赛、美食节。
(ps:83年,羊城举办了“名菜美点评比展览”,就是羊城国际美食节的前身)
再比如,可以给我们的华夏美食,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和节日申遗,像粽子和端午节。
“申遗?”
周巍志和胡木桥等人互看一眼。
“申遗1
方言说得斩钉截铁。
然而可惜的是,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解释说,目前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0年代,联合guo教科文组织推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78年建立的《世界遗产名录》里,基本上是物质文化遗产。
但这些年,法国、日本等国家都在想方设法地把本国的饮食纳入文化遗产名录里。
“如果我们能顺利地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今后也可以像法国一样。”
工作人员说,“申请把华夏的饮食文化和民俗节日列为文化遗产。”
“不只是美食。”
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