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看到批评,就从来没见到一篇写《大秦之裂变》的好话。”
而中文系这边,除了商鞅变法、暴秦平反等话题,还有对《大秦之裂变》作为历史文学的严谨性,作为改革文学的先锋性,以及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来了个全方面的讨论。
骆一鹤和苏雅站在人群中间,把报纸摊开,“今天的《文艺报》上有重要的评论1
文林大宗师竟然对方言给出了好评!
“大家不要急,我现在就来念一念。”
这篇评论一出,立刻在燕园爆发大地震。
顷刻间,一片哗然。
“是不是又是对《大秦之裂变》的批评?”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骆一鹤大喊了一声,“巧了,这就是第一篇!而且是沈雁氷先生亲自对《大秦之裂变》做出的好评1
“大家静一静!都静一静1
“………”
毕竟,这可是正面评论。
而且是沈雁氷给出的正面评论!
学生们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以至于想成立一个访问团登门拜访方言。
甚至连中文系、历史系等专业的老师也卷入其中,把《大秦之裂变》的关注推上一个新高度。
校园尚且如此,社会各界就更激烈,文学界、史学界,甚至理论界,对《大秦之裂变》,或支持,或反对,或称赞,或批评。
如果这时候有微博、抖音、快手,方言至少在热搜榜上挂上一周,而且天天都是头条。
然而此时,本人正在医院。
“有没有想到发表以后会是这么个情况?” 沈雁氷翻了翻报纸,不管是文艺主流报刊,还是综合报纸的文艺副刊,密密麻麻地全是对方言、对《大秦之裂变》的点评。
当然,也有针对他的文学评论。
形势焦灼,整个文坛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确实比想象中的要汹涌了一点。”
方言点了下头。
“怕吗?后悔吗?”沈雁氷问。
方言摇了摇头,下次还敢这么干。
沈雁氷脸上写着满意,“当年《子夜》被列入禁书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结果是越被禁,越有争议,我和《子夜》就越有名。”
接着笑道:“事后,我用了一句话总结。”
方言静静听着,就听到“文坛的论争就好像拳击手打沙包,把一个沙包打开去,得到的是拳术的进展,同样的,文坛在荆棘遍布,枭狐窥伺的路上挣扎,才是真正的往深处发展。”
(ps:真有这么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