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开闸放水”那不成了火上浇油?
但是教育局的文件又不能不遵从,老师们只能选择一种笨办法:加强巡逻,一中校园里但凡是能藏两个人的地方,都要巡逻到位。
就连庄超英所在的纺厂附中也不例外,经常要值班到很晚才回来。
宋莹起初还有些担忧秦浩会不会“早恋”,林武峰一句话将她点醒。
“浩子比他们同学至少要小三岁。”
宋莹这才反应过来,秦浩比庄图南要小三岁,十二岁的小孩早什么恋?
不得不说,老师们的严防死守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的,一中学生们刚刚燃起对异性渴望的小火苗,还没来得及多扑腾几下,就被扑灭。
于是,很多学生选择以交笔友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双方通过报刊、杂志等,获得彼此的联系方式,几封信件交流过后,如果聊得下去,就可以发展为固定笔友。
当然,也有“心”的,秦浩的同桌就跟很多人维持着笔友关系,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写几封信,就是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不是大同小异。
起初,秦浩是不打算交什么笔友的,直到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眼熟的地址。
于是,秦浩尝试着给这个地址寄了一封信。
一个礼拜后,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停在小院门口:“有一封署名:潇湘夜雨的信,是不是这儿?”
“潇湘夜雨?哪有人叫这么奇怪的名字?”
林栋哲嘲笑的话脱口而出,结果就看到秦浩上前接过了信封,还顺带横了他一眼,林栋哲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回到里屋,秦浩拆开信封,信纸上的字迹很娟秀,也很工整,应该是出自女孩子的手。
女孩的笔名叫:木子,先是夸奖了秦浩的字迹好看,询问他是怎么练的,练了多久,然后又聊了一些关于诗歌、杂志的看法。
“木子,姓李,又住在这里,应该是同一个人吧?”秦浩给对方回了一封信,然后打发林栋哲买张邮票寄出去,当然跑腿费是少不了的。
接下来的几个礼拜,秦浩每周都会收到对方的来信,一开始聊的都还是一些艺术上的内容,渐渐地对方就开始聊一些关于生活上的问题。
从对方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来看,应该就是“李佳”了。
秦浩给对方的回信,在鼓励之余也会给她一些建议,久而久之,双方通信的频率也从每周一封变成每周三封。
直到后来有一段时间,李佳忽然没了消息,就在秦浩疑惑之际,又收到对方一封信件,才知道李佳为什么会突然“断联”,她没钱买邮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