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已经具备大规模工业生产?”
苹果公司总裁库科第一个提问,他半信半疑来到这里,刚才电话里也收到了下属的汇报,公司总部确实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一种新型电池,显然是杰科集团赠送的那份测试品给他们。
库科不是很怀疑这种超高能级生物电池的能量密度,只是怀疑杰科集团是否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能力。
如果只是实验室产物,无法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那根本就是个笑话。
男主持笑道:“这点不用担心,我们的生物电池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制备,并且已经在禅国全境多个地区建设了生产基地,足以供应全球的生产需求。”
库科心头一震,显然杰科集团对于生物电池的研究走的很远,连生产基地都建设好了,这得对自己的产品多自信啊!
不对,如果生物电池真的有宣传这种效果,那全球,没有任何一家电池公司,会是杰科集团的对手。
包括他们苹果公司出产的电池产品,如手机,如果换上了生物电池,那么手机就算用高耗电的打游戏,玩上一天一夜也不是梦啊!
“请问,这种生物电池的价格多少?”
很快又有人站起身提问,这是来自华国比亚笛的公司老总。
他家公司以生产新能源电动汽车闻名,是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而众所周知,电池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有多关键。
这款生物电池的数据如果为真,但是价格太高的话,注定也只能沦为小众产品,大众难以消费得起。
“这款电池的售价,我们将生物电池分为五个档次,根据能量密度的不同,分别从500wh/kg——1200wh/kg进行划分,具体价格肯定,我们会在三天后正式发售生物电池时公布,我们能保证,它的价格肯定会高一些,但是在人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男主持没有立即正面回答,只是给了保证。
比亚笛公司的老总满意的坐下,只要价格别太离谱,他们新能源汽车绝对要迎来一轮大爆发。
现如今限制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就在于电池技术,如果生物电池装上新能源汽车,那就能以更小的电池体积重量,实现更高的航程里数和充电速度。
与之相反,现场和电池有关的公司,以及那些传统汽车生产公司,一个个脸色无比难看。
电池公司害怕生物电池打价格战,到时候他们绝对会被横扫出局。
而传统汽车生产公司,则是已经意识到,如果新能源汽车换成生物电池,一次续航能跑两三千公里,那限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