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忽然询问。
“去襄阳!”
“快船张”沉声道:“江湖漂泊,终究不是个事,师傅我老了,要落地生根。”
“‘快船’这个名号,你们谁想要谁要吧…”
说着,扭头看了一眼后方山川。
他心中忽然有些伤感。
江湖易老,说好的后会有期,但和李衍这些人,今后估计再难见面…
………………
荒野山郊,秋色正浓。
此时已近黄昏,夕阳斜照,山间枫叶如火,梧桐叶黄,斑斓满目。
秋风轻拂,落叶纷飞,铺就一径金黄。
山岭中,一条古道蜿蜒,穿林越岭,风中石阶斑驳,岁月痕迹历历在目。
马蹄声声,回荡于幽谷之间。
一支商队辗转于古道之间。
他们面容疲惫,牵着的骡马满载货物,嘶鸣不断,车马辚辚,步履维艰。偶尔于溪边小憩,饮马解渴,捧水净面,洗去一路风尘。
商队首领是名中年人,虽说是行商,但却难掩身上一股子书卷气。
他拄着棍子登高望远,忽然指向远处,欣喜道:“阿福,看,那边就是荔枝古道。”
贴身仆人探头张望,但见远处山腰一条小道若隐若现,抹了把汗问道:“老爷,咋叫这名字,莫非附近盛产荔枝?”
“差不多吧,既产也送。”
中年人拄着棍子,看向周围,“天宝年间,杨贵妃喜吃荔枝,玄宗便专建驿道运输。”
“当时荔枝主产在岭南、巴蜀和闽州。这边就是以涪陵为起点,经子午道到达长安。”
“荔枝这东西,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虽说贵妃自幼生长于蜀地,荔枝可解思乡之情,但‘一骑红尘妃子笑’,荔枝道建起,大唐也自此由盛转衰。”
“老爷博学。”
仆人拍了个马屁,随即叫苦道:“就是这路太难走,一路上耽搁时辰不说,费也更大,真不如走水路。”
“老爷我何尝不想?”
中年男子叹道:“川蜀盐帮和商会斗的厉害,重庆附近水道之上,排教和漕帮又互相暗算,商户多受其累,哪一家都得罪不起。”
“这些蜀绣,可是我陆家翻身之本,开海后供不应求,只要送到天津,一切就能解决。”
仆人嘟囔道:“就是这荒郊野道,只有咱们在走,万一碰到贼人,那该啷个办嘛?”
中年人眨了眨眼,抚须笑道:“正因为没人走,山匪才少,若是走水道,不光沿途官兵会盘剥,水匪也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