嫖姐弟二人都姓刘,都是刘汉宗亲,尤其还都是先帝嫡系血脉、当今天子启一母同胞的手足;
但凡这二人当中有个姓窦的——甚至是但凡有其中一人,和窦氏外戚结有姻亲,这件勉强能被定义为‘老刘家的家事’的政治事件,便必定会被钉上外戚乱政的标签!
外戚乱政,会是个什么结果?
至少在目前的汉室——在吕太后才刚驾崩二十多年、吕太后的传说还仍在口口相传的当下,外戚乱政,甚至单就是一句‘恐复为吕氏’,便足以宣判一家外戚的死刑!
要知道当年,吕太后驾崩之后,最有机会被接到长安入继大统的,并非是先帝,而是齐王刘襄!
结果怎么着?
一句‘齐王母舅驷钧,恶人也,即立,恐复为吕氏’,便让兵强马壮的刘襄彻底失去机会,黯然神伤的回了齐地,并于短短一年后郁郁而终。
这句话什么意思?
——齐王刘襄的母舅驷钧,是一个坏人,如果立齐王,那驷钧家族就会是又一门吕氏!
一个‘坏人’——一个连做过什么坏事,都没人能说得上来的‘坏人’,便让齐王刘襄失去了自己亲手争取来的、承继大统的机会;
究其底层逻辑,却不外乎一句:恐复为吕氏。
这句话、这五个字在如今汉家的杀伤力有多大,也就可见一斑了。
眼下,东宫窦老太后为了自己的小儿子,而气的大儿子,尤其还是皇帝儿子吐血昏厥,自然也难免被指责‘恐复为吕氏’;
那接下来,窦老太后要做的头等大事,就只能是找一个契机,来扭转舆论风评。
换而言之,接下来,窦太后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尽可能在重大决策上,对天子启采取无条件支持的措施,来表明自己‘非吕氏也’。
“重大决策……”
“重大决策………”
平躺在卧榻之上,刘荣不断呢喃着‘大事’二字,暗下却是思考着这个机会,自己可以用来做什么。
——窦太后需要通过一次,甚至是连续几个重大政治事件,来向天下人证明:我不是吕太后,我可听皇帝的话了,皇帝说啥就是啥;
而对现在的天子启而言,最重要的,无外乎便是太子荣。
这就等同于接下来,刘荣拥有了一段‘无敌期’,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来做些有利于自己的事,却不用担心东宫方面的压力。
刘荣或许反应不够快,但作为天子启至今为止,都还挑不出大毛病的合格储君,刘荣显然也不笨。
就算嫩了些、反应慢了些,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