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点将!
试问对于华夏武将而言,军事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什么?
后世人或许会说,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数百年前的宗周列雄会说,开疆拓土,百战百胜!
但这个问题在如今汉室——准确的说,是在如今的草原上,却是出奇一致的。
一个汉人将领,在草原游牧民族这里,所能得到的最高成就,或者说是最高‘待遇’,是被塑像朝拜。
究其原因,自然是匈奴人兴奋地原始萨满教,主张世间万物皆可成神的思想。
所以,只要是匈奴人打不过的,无论是人还是物,都会被捧上神坛。
小到一块石头,一棵树木;
大到匈奴单于,又或是汉人将领。
只要是能让匈奴人束手无策,甚至反伤匈奴人的东西,便都会在草原游牧民族的价值体系下被神化。
按照这套价值观,就好似匈奴人眼中,世间只有自己一人是‘人’。
主打的就是一个自我以下皆蝼蚁,自我以上皆神明。
刘荣始终认为:后世姨妈巾国人的思想价值体系,与这两千多年前的匈奴原始萨满教,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勾八就是欠揍!
你好声好气跟他说话,他就会觉得你是怕他,随即得陇望蜀,蹬鼻子上脸。
有事儿没事儿给他两个大嘴巴子,他就会觉得:嗯,敢打我,还打疼了,果然是神明没错了。
于是,你就成了他慈祥的父亲。
而在这一套思想价值体系下,匈奴人神化一位汉军将领最直接、最直观的方式,就是为这位汉将捏塑泥像,并早晚朝拜。
他们会认为,这位天神降之于汉家,暂时在世间给汉人做将领,早晚都会回到天上的在世神明,必定会被自己的虔诚所打动。
如果自己运气够好,那这一世,自己就能得到这位在世神的庇佑。
就算运气差些,这辈子没能得到这位在世神庇佑,也起码能为自己结下下辈子的善缘。
下辈子能别再投胎到草原,而是去温暖的中原,做衣食富足的汉人,自然是最好不过。
至不济,也至少别再投胎成底层牧民,乃至牧奴……
在历史上,有许多汉家将领,曾得到过游牧民族这一特殊方式的崇拜。
比如太宗孝文皇帝年间,驻守云中足足二十多年,始终确保云中城门不破、城墙不失的郡守魏尚;
比如历史上,与景帝、武帝年间历任边郡,打的匈奴人哭爹喊娘,以至于典属国公孙昆邪疾呼‘快让他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