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阉割,做了驿站传马。”
“余下半数母马——共四十一匹,有一十六匹优等驽马入了少府,一十七匹劣等驽马售与商队,作拉车之用。”
“只余区区八匹良种母马,调与飞狐军做了战马……”
说着,郦寄还不忘痛心疾首间,双手分别伸出五个、三个手指。
“八匹。”
“区区八匹战马。”
“真到了战场上,只须胡骑百人一轮齐射,这八匹战马——雁门苑每隔数年,才能出栏一批的全部战马,便都要死在乱箭之下。”
“如此,我汉家还需多久,才能以骑万、千而成军,与匈奴胡骑正面对战,以绝北墙后患呢?”
“——百年?”
“——还是千年?”
郦寄话音刚落,一旁的栾布便顺势接过话头。
“太宗孝文皇帝在位二十三载,于边墙设马苑七处;”
“先孝景皇帝在位六年,亦设马苑一十一处于北墙,且另有一十八处待设。”
“——便都算上,边墙共三十六苑,即便皆不逊色于雁门苑,苑马三岁一出栏,却不过三百之数。”
“岁得出栏战马百匹,而万骑之军,确需战马二万余,乃至近三万匹……”
说到最后,栾布也是尴尬的笑着摇了摇头。
却并非反驳郦寄,而是非常赞同。
经过一个简单的算术题,便不难得出结论。
——将太宗皇帝所设七处、先孝景皇帝所设十一处,外加计划要设,却还没落地的十八处,总共三十六处马苑都算上;
每三年出栏一批战马,每个马苑每隔三年,出栏战马八匹。
平均算下来,边墙三十六苑,年出栏战马各两匹半,不到三匹,总共出栏战马不足百匹!
而纯骑兵作战部队,通常是以‘骑校尉’为基本作战单位,即八百骑;
又通常以骑都尉,来作为分战场的参战单位,即四千八百骑。
就说骑校尉,骑兵八百,按一人两马的低配置来算,也需要足足一千六百匹合格的战马。
而这一千六百匹战马,却需要汉家的边墙三十六年,费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勉强凑齐。
二十年,却只能组建一支骑校尉,区区八百骑兵……
至于骑都尉,那就更别提了——足足四千八百骑!
若再进一步,以一人三马的高配置标准来算,足足需要一万四千多匹战马!
如果全指望边墙三十六苑,更需要至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
所以,郦寄说的没错。
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