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太宗皇帝也有对君子的安排。
主打的就是一个:来者不拒,天生你材必有用!
但比起刘荣‘得会办事儿’的官员任用先决条件,太宗皇帝也还是有些过于‘来者不拒’了。
因为能办事儿的干吏,太宗皇帝能用;
不办事儿的昏吏、无能之辈,太宗皇帝,也能找到他们的‘闪光点’。
比如做个贞节牌坊,或是泥塑雕像之类……
而当今刘荣对待官员,虽然从来都没有明说‘官员必须会办事儿,必须有合格线以上的政治水平’,但刘荣在对待官员任免相关事务上的所作所为,却时时刻刻都在佐证着这一点。
具体来说就是:某个官员任命被刘荣否决,理由五八门。
什么经验不足啊~
资历不足啊~
有更合适的人选之类;
但若是把这些被刘荣否决的官员任命汇总起来,就不难发现:这些人的共同点只有一个,就是多少有些流于表面——要么是纯靠道德做官,要么就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业务能力普遍不大合格。
作为刘荣半个原始股,同时也是当代窦氏外戚最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以及刘荣与太皇太后外戚:窦氏一族之间的关键纽带,窦婴显然也明白刘荣在对待官员时的这一倾向。
所以,窦婴此番,才会找上刘舍‘讨个差事’,好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
而刘舍的反馈~
怎么说呢……
“东市之繁杂,饶是太宗皇帝之时的晁错,都几次三番被弄的狼狈不堪,险些功败垂成。”
“南市虽已无子钱商为祸,但大多数功侯贵戚,也都还是南市的老主顾。”
“更何况曾经扎根南市的子钱商,除去已经灭亡的无盐氏,余者如今都搬去了槐市;”
“而槐市此番,也被丞相托付于堂兄之手……”
尚冠里,南皮侯府。
听闻窦婴同自己说起今日,在相府——从刘舍处所得到的反馈,南皮侯刘彭祖只神情复杂的苦笑着摇摇头。
良久,又悠然叹息道:“多少有些棘手啊~”
“若是办得好,堂兄或可就此稳住脚跟,不再为朝堂内外所轻。”
“可一旦出了什么差错……”
闻言,窦婴也是面带赞可的缓缓点下头,旋即如临大敌般皱眉思考起来。
——在这个时代,商人,确实是社会地位最低、政治地位最卑贱的群体。
但与此同时,能在长安一代——尤其是长安城内扎根的大商人,几乎全都是功侯家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