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让太子李适十分惊喜:
“这种纸能作书纸用,虽然比不得现在所用的纸张,用来当不长久的书写一点问题也没有。众学子和朝廷一些衙门也可用此纸。”
东西的实用性大家都知道,没有人再猜价格,全看向小莲,她旁边的何浩然此时已被忽略。
“和大家想的大概相同,这种纸可作书写用,只要不在潮湿之地,保存上百年绝无问题。这一箱纸,卖出价格大概在八钱银子左右,反正不会超出一两。”
“苍天啊!终于有这样好而廉价的纸出现。以后我大唐子民皆可识字习文,所有寒子皆不再寄人篱下了。”
哭喊出声的居然是个年青武将,他最激动。有不少人都在抹泪,看着他点头附合。
在上面亭子中的李豫大受感触,含着泪说:
“此纸一出,但愿天下皆是识字之民。”
“皇上说的一定能实现,”卢杞抹着泪接道:
“臣虽出生富裕之家,也知道谁不想认字习文,谁不想考取功名?刚才哭喊那位小将臣认识,他叫柳进,在神策军当职,听说学识还不错,想必因为家贫,途中弃文从武。”
不管卢杞出于何种心态,反正柳进之名和样子已被李豫父子记住,以后他的命运会被这一哭改写。
掉眼泪的人不少,特别是官员。这些官员并不都是大家族之人,有些属于大家族所投资的成功品。要是以前有这种纸,谁还会寄人篱下?这种人哭得最是伤心。
大家族的人也有不少落泪,他们不用为纸墨发愁,但此纸一出,毕竟对天下之人都是件大好事。
眼泪最少的是商贾区,别说这点价格,再贵百倍他们也有能力供应。有些商人学识不高,但用的纸墨,恐怕连一些大臣也比不了。
待大家痛快发泄完,小莲打开第三个箱子。
大家手中的纸比刚才的更厚些,也更白,简直白如雪。稍用力也不能撕破,防酒性能也很不错,滴些酒在上面,擦干后只是有些透明,想必晒干后不会影响到书写。
“这种纸可用于朝廷重要书文,保存期我们虽未试验,想来存上千年也不是问题。大家已经试验,我就不说它的好处了。这种纸不便宜,一箱大概近二两银子。”
“啊!以后我就用这种纸了。”不少官员喜滋滋地说。现在最好的纸,能够达到这样的质量,但一箱的价格起码在六七十两。就算身家颇富之人,用起来也有些心痛,除非像另一边的暴发户,没什么感觉。
颜真卿有些失态,舍不得滴酒在上面,双手摸着光滑的纸面:
“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